乐天唐诗杰,子瞻宋文豪。
平生宦游事,山水遗清高。
何人继芳躅,保障心思劳。
坐令百折堤,土木连平皋。
虽无百年固,已足千金牢。
茫茫荡游子,醉谑空呶呶。
乐天唐诗杰,子瞻宋文豪。
平生宦游事,山水遗清高。
何人继芳躅,保障心思劳。
坐令百折堤,土木连平皋。
虽无百年固,已足千金牢。
茫茫荡游子,醉谑空呶呶。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名为《四月二日西湖再泛四首(其三)》。诗中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泛舟湖上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
首句“乐天唐诗杰,子瞻宋文豪”借用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接着,“平生宦游事,山水遗清高”则点明了诗人一生漂泊,以山水为伴,追求清高的生活态度。
“何人继芳躅,保障心思劳”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在众多追求清高之士中,又有谁能像自己一样,为了保持内心的纯净而付出辛劳呢?接下来,“坐令百折堤,土木连平皋”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色,百折的堤岸与连绵的土木,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画面。
“虽无百年固,已足千金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即使无法保证长久的稳固,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已经足以抵得上千金之重。最后,“茫茫荡游子,醉谑空呶呶”则以游子的形象自比,即便在醉酒的欢笑中,内心依然充满了空虚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