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十月初三夜,梦里同看论蜀文。
可否是君来入梦,抑还是梦去寻君。
一天风雪迷清夜,百里关河隔暮云。
羌我毕生期许在,龙头骥尾望超群。
良宵十月初三夜,梦里同看论蜀文。
可否是君来入梦,抑还是梦去寻君。
一天风雪迷清夜,百里关河隔暮云。
羌我毕生期许在,龙头骥尾望超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冬夜中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良宵十月初三夜”,点明了时间背景,一个宁静美好的秋夜,为全诗营造了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梦里同看论蜀文”,通过梦境与友人共同探讨蜀地文化,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可否是君来入梦,抑还是梦去寻君”两句,巧妙地运用了疑问句式,既表达了对友人是否真的出现在梦境中的疑惑,也暗示了诗人主动在梦中寻找友人的可能性,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一天风雪迷清夜,百里关河隔暮云”描绘了一幅冬夜风雪交加、天地间一片迷茫的景象,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美,同时也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相隔千山万水,难以相聚的现实情况。
最后,“羌我毕生期许在,龙头骥尾望超群”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其中,“龙头骥尾”比喻朋友间的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价值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昔闻放翁歌镜湖,船尾有酒船头书。
又闻鉴湖赐贺老,剡川一曲春风好。
番阳之东有重湖,风光与此真不殊。
澄波湛湛秋莹洁,碧月一片沈冰壶。
彩舟荡漾摇画桨,上下天光映虚幌。
踏歌搥鼓乐者谁,武陵樵客来湖上。
赋诗横槊何英雄,气概或誇前两翁。
我思此景劳梦寐,东望咄咄徒书空。
相识十五年,未有今日谈。
沉沉千丈绠,窈窈太古潭。
灵关乍掣锁,宝藏初抽函。
为于万亿秭,出此一二三。
戢戢骑无数,津津饴正甘。
天驱远色冥,日堕西晖酣。
言归浣垢泽,少俟收炎惔。
凉风转右桷,好月来东庵。
听君十日语,饫我平生贪。
毫釐得细数,窾隙容周谙。
万象斗维北,八方车指南。
明明绳尺陈,皎皎星月参。
外物复何有,此欢诚可耽。
愿推轻财心,慷慨倾籯甔。
自古珍斯日,留机与世窥。
不因冬有至,谁识道之涯。
一点阳初动,千山木未知。
此时俄已复,端的更由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