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遣司花宝笈开,鲛绡散剪碧云堆。
芳根移自蚕丛远,薰酿曾随凤诏来。
祇恐飘风撼新竹,却惊残雪触苍苔。
水仙欲逞幽香压,山谷似无诠品才。
天遣司花宝笈开,鲛绡散剪碧云堆。
芳根移自蚕丛远,薰酿曾随凤诏来。
祇恐飘风撼新竹,却惊残雪触苍苔。
水仙欲逞幽香压,山谷似无诠品才。
这首宋诗《又和酴醾韵》是项寅宾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开的场景。首句“天遣司花宝笈开”想象天意安排花朵绽放,犹如打开珍贵的典籍,充满神秘与期待。次句“鲛绡散剪碧云堆”运用比喻,将花朵比作鲛人所织的轻纱,铺展在碧绿的云层之上,形象生动。
“芳根移自蚕丛远”暗示了花的来历不凡,来自遥远的蚕丛之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薰酿曾随凤诏来”进一步强调了这花的高贵,仿佛是随着凤凰的诏书一同降临人间。诗人担忧“祇恐飘风撼新竹”,担心微风吹过会摇动新生的竹子,破坏了宁静的氛围。
“却惊残雪触苍苔”则描绘出冬去春来的景象,残雪与青苔的对比,更显花开的生机。最后两句“水仙欲逞幽香压,山谷似无诠品才”以水仙自比,表达其想要凭借幽香压倒群芳的决心,而山谷似乎也无法找到能与之媲美的品种,赞美了酴醾花的独特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酴醾花的美丽和独特气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花卉的深深喜爱之情。
太和终古在人间。古调至今弹。
烬馀不朽传清散,遗琴比、埋剑重看。
文谢音容珠璧,一弹再鼓燕山。黄钟律中彻天关。
名教自安闲。雉媒鼎镬逃威地,寻芳躅、来者怡然。
如此从容风度,千秋足和薰弦。
底事抛人,看锦帆瞥过横塘。
侬是萱帏作伴,雁序成行。
团圞坐话,算原来、未解凄凉。
遥怜有、青衫倦客,今番怎奈昏黄。
何况萧萧暮雨,恁无情做作,急洒春江。
几曾拥衾,独自消受银缸。
可能成梦,梦成时、定绕红窗。
好分付、浓云淡日,晓来放点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