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雪来何暮,经年望已深。
狂于三月絮,清甚九皋禽。
纵未扁舟兴,能忘五字心。
如何高处士,断得此时吟。
一雪来何暮,经年望已深。
狂于三月絮,清甚九皋禽。
纵未扁舟兴,能忘五字心。
如何高处士,断得此时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题目为《次前韵督高秀才和诗》。诗中,诗人以“一雪来何暮”开篇,描绘了雪的突然降临,仿佛在不经意间覆盖了一切,表达出对雪的喜爱和意外之喜。接着,“经年望已深”暗示了诗人期待雪景的心情,可能暗含着对清新景象的向往。
“狂于三月絮,清甚九皋禽”运用比喻,将雪比作三月的柳絮,轻盈而狂放,又比作九皋(水边)的禽鸟,清冷而高洁,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雪的特质。诗人感叹即使没有泛舟湖上的雅兴,这场雪景也足以触动他的内心深处。
最后两句“如何高处士,断得此时吟”,诗人赞美高士能够在这雪景中找到灵感,吟咏佳句,表达了对高雅情怀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雪景引发的诗意情感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雪景的独特感受和对高雅文化的向往。
双蛾渺云端,流水但空谷。
尚喜云外山,娟娟作眉绿。
佳人不可见,夜半风满竹。
竹声入清梦,夜客慰孤宿。
山中富兰若,欲往宁畏独。
老僧亦知人,逢场共竿木。
林芳得清心,幽涧供濯足。
便可赋归欤,箪瓢胜鼎肉。
元正启祚旧时事,万物咸新今日春。
自是天机超妙化,何须更捋鬼头巾。
攀北斗,倚南辰,唱拍相随特地新。
引得水轮风轮火轮金轮相磨俱不动,执持世界等空手,面皮厚三寸,眉毛重八斤。
有时无事倚门立,十字街头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