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月冷,祖室穴清。瞻之仰之,千载扬名。
古佛不存檀佛像,寒岩曾许铁牛耕。
丹山月冷,祖室穴清。瞻之仰之,千载扬名。
古佛不存檀佛像,寒岩曾许铁牛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景象。"丹山月冷",以丹山为背景,月光如霜,渲染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祖室穴清",暗示着古老的禅修之地深邃而洁净,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禅意盎然。
"瞻之仰之,千载扬名",表达了对这位天然禅师的敬仰和对其深远影响的赞美,即使岁月流转,其名声依然流传千年。接下来的两句"古佛不存檀佛像,寒岩曾许铁牛耕",则通过描述禅师留下的实物——不再存在的古佛像和曾经用来耕田的铁牛,展现了禅师生活的简朴以及他对世俗劳作的接纳,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回归本真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丹霞山和天然禅师形象的描绘,传达了对禅宗修行和人格魅力的深深敬仰,具有浓厚的禅意和历史感。
跹跹出何为,奄奄归就卧。
不知身所谋,徒与俗相和。
本无声利求,久厌车马过。
诗书虽满前,走奔不暇坐。
收身衣食馀,抱病岁月破。
得不胜所忘,进亦何可课。
前躅杳难跻,下愚旋易堕。
得势有然尔,命矣何可奈。
春来几时余不知,但怪日日柳梢好。
我嗟无地自种花,常恐东风只生草。
谁家有园不可入,时时纵欲信自到。
寒梅最香落已阑,桃杏虽迟亦颠倒。
高枝飞鸟夜踏空,低树狂儿日摧拗。
惟馀零落满地红,主人更听奴频扫。
悲来四顾慷慨歌,要且倾酒浇颜酡。
春归欲挽谁有力,河浊虽泣行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