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看苍翠逐人来,何限藩篱向水开。
北极云烟连粤树,南溟波浪接燕台。
蘅皋惯见蛟龙舞,草屋长闻燕雀回。
自笑野夫贫亦得,小楼高枕胜蓬莱。
即看苍翠逐人来,何限藩篱向水开。
北极云烟连粤树,南溟波浪接燕台。
蘅皋惯见蛟龙舞,草屋长闻燕雀回。
自笑野夫贫亦得,小楼高枕胜蓬莱。
这首诗名为《苦雨》,是明代诗人黄佐所作。诗中描绘了雨后景色,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心态。首句“即看苍翠逐人来”,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植物因水分充足而显得更加青翠欲滴,仿佛主动迎向观赏者。接下来,“何限藩篱向水开”则描绘了雨后的篱笆和水面相互映照,展现了广阔的视野。
“北极云烟连粤树,南溟波浪接燕台”两句,通过想象北极和南溟的遥远景象,将雨后的空间感拉大,增添了诗的意境。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
“蘅皋惯见蛟龙舞,草屋长闻燕雀回”一句,蘅皋指长满香草的高地,蛟龙舞象征风雨中的生动气象;燕雀回则寓意生活虽简朴,但内心宁静。这两句体现了诗人虽身处平凡之中,却能欣赏生活的细微美好。
最后,“自笑野夫贫亦得,小楼高枕胜蓬莱”以自嘲的方式,表达出诗人虽贫困,但能在小楼中享受雨后清新的宁静,视之胜过仙境蓬莱,流露出一种超脱的心境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苦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海外仙人兴不孤,烟波东去即蓬壶。
青童能供胡麻饭,肯问铛中米有无。
吴生英俊士,少小事文章。
清标迥湛明河上,奇气常凌北斗旁。
北斗星函宝剑文,精光远袭何缤纷。
龟文缦理不可辨,奔雷掣电随风云。
忆昔与君短发时,鸣琴写意春风知。
海鹏本拟逍遥运,骏马欲向东南驰。
年来射策泥金羁,桃花落尽未能归。
萧条杨柳汉江外,几处青山衔落晖。
迟迟月出浮沧海,远照离人苍鬓改。
自分驰驱万里难,独馀傲睨双眸在。
君行此归便著书,乘时早策青龙驹。
陵阳宝碗终然售,骏骨燕台无日无。
功成履剑诏天子,肯学区区一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