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乡邻信有年,故王遗事到今传。
爽鸠邑改风烟在,散骑园分水竹偏。
高架插书供夜读,满堂成綵敌春妍。
相如可是区区者,戏笔题桥亦偶然。
与子乡邻信有年,故王遗事到今传。
爽鸠邑改风烟在,散骑园分水竹偏。
高架插书供夜读,满堂成綵敌春妍。
相如可是区区者,戏笔题桥亦偶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谈的《环锦亭(其一)》,通过对与友人乡邻交往的回忆,以及对故王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首句“与子乡邻信有年”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长久的友情,而“故王遗事到今传”则暗示了历史的延续和故事的魅力。
接下来,“爽鸠邑改风烟在,散骑园分水竹偏”两句,通过爽鸠邑的变迁和散骑园的独特景致,寓言了时代的更迭和自然景观的风貌。“高架插书供夜读,满堂成綵敌春妍”描绘了读书人的雅兴,即使在夜晚也不忘研读,满屋的书籍犹如春天的繁花,增添了生活的色彩。
最后两句“相如可是区区者,戏笔题桥亦偶然”,诗人以司马相如自比,暗示自己并非平凡之人,即使是随意题诗于桥上,也蕴含着不凡的艺术才华和生活情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流露出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人生贵知足,知足可免辱。
世故多变幻,寻思徒碌碌。
我有三亩园,窗前万层绿。
花开听客来,恶客折花秃。
书画盈几案,灿燃森寒玉。
豪客托题咏,假去何时复。
遣兴好涂抹,奇峰常一缩。
随意应人徵,无端遭谤毒。
兵荒交困至,岂忍见飞镞。
略一为之力,伧父群侧目。
或讥余避客,客至只看竹。
高轩或不辞,又哂集华毂。
动辄受人咎,世事真闪倏。
心直易见尤,心曲增蜷局。
咄哉尔毋痴,反躬当检束。
毁誉不可辨,流俗任反覆。
息嚣时闭户,交游谢徵逐。
同志莫生疑,聊尔好幽独。
适性夫何求,优游惟独乐。
独乐乐难支,有时生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