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高台》
《临高台》全文
南北朝 / 张正见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层台迩清汉,出迥驾重棼。

飞栋临黄鹤,高窗度白云。

风前朱幌色,霞处绮疏分。

此中多怨曲,地远讵能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临高台的壮美与孤独之感。

“层台迩清汉,出迥驾重棼。” 开篇即以“层台”点明地点,暗示其高度与宏伟。清汉,指清澈的天空,这里用来形容台的高度,仿佛接近天际。出迥,意为突出或超越,驾重棼则描绘了台柱林立,层层叠叠,显得格外壮观。

“飞栋临黄鹤,高窗度白云。” 飞栋,指的是高耸的屋檐,黄鹤象征着自由与超脱,此处借以形容高台的辽阔与空灵。高窗则进一步强调了台的高度,云度则表现出云朵在高窗前飘过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

“风前朱幌色,霞处绮疏分。” 朱幌,红色的窗帘,此处用来形容阳光透过窗户时的色彩斑斓。霞处,指的是朝霞或晚霞,绮疏则是精致的窗棂,这里描绘了日光透过窗棂,映照出五彩斑斓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梦幻的氛围。

“此中多怨曲,地远讵能闻。” 最后两句转而抒发情感,暗示高台之上可能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或是对远方的思念。怨曲,指的是哀怨的歌曲,地远则表达了距离的遥远,难以传达心中的情感。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临高台的壮丽景色以及背后蕴含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正见

张正见
朝代:南北朝   字:见赜   籍贯:南朝陈清河东武城

张正见,(?——约575年)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生年不详,卒于陈宣帝太建中。年四十九岁,代表作有《明君词》、《湓城》等。
猜你喜欢

鲁墟舟中作

春浦南来元不到,画桡偶复入鸥群。

人家远火林间见,船底微波枕上闻。

山口正衔初出月,渡头未散欲归云。

锦囊诗草新寥落,得句犹堪寄一欣。

(0)

游山三首·其一

一生万里著行縢,抖擞尘埃尚未能。

不怕语音时带剡,敢辞生计略如僧。

疏梅渐动清溪曲,霁雪遥看古塔层。

唤起故年清绝梦,数声柔橹下巴陵。

(0)

寓叹四首·其三

事外痴顽老,人中剩长身。

开颜时赖酒,闭口不言贫。

淡话常终夕,闲游动历旬。

渔翁偶相遇,疑是武陵人。

(0)

喜晴

衡门病卧动经旬,岁晚况堪风雨频。

晴日一窗殊慰眼,清霜万瓦更宜人。

开书顿失昏花坠,试茗初看白乳新。

南埭东陂从此好,剩将红蕊插乌巾。

(0)

喜雨

黄尘赤日欲忘生,一夜新凉满锦城。

雨急骤增车辙水,泥深渐壮马蹄声。

蚊蝇敛迹知无地,灯火于人顿有情。

市远鸡豚不须问,小畦蔬甲已堪烹。

(0)

晚行舍后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

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

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

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