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愁路、海天飞絮。缥缈蓬莱,西厢扃户。
望里三山,五云深处在何许。
元都栏槛,曾借枕、将枯树。
树叶已辞枝,况落泊、江关逢此。朝暮。
过红墙外道,蹈遍落花无数。
蘼芜沈讯,约偕隐、青鸾空付。
曾见否、世外团瓢,与猿鹤、相为宾主。
傥梦里逢卿,应诉年时愁缕。
荡愁路、海天飞絮。缥缈蓬莱,西厢扃户。
望里三山,五云深处在何许。
元都栏槛,曾借枕、将枯树。
树叶已辞枝,况落泊、江关逢此。朝暮。
过红墙外道,蹈遍落花无数。
蘼芜沈讯,约偕隐、青鸾空付。
曾见否、世外团瓢,与猿鹤、相为宾主。
傥梦里逢卿,应诉年时愁缕。
这首《长亭怨慢》由清代词人杨玉衔所作,其文笔细腻,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充满愁绪与梦幻的画面。
开篇“荡愁路、海天飞絮”,以海天间飘散的柳絮起兴,象征着愁绪在广阔天地间的弥漫与飘散,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缥缈蓬莱,西厢扃户”两句,通过想象中的蓬莱仙境与闭门独处的西厢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之间矛盾的思考。
“望里三山,五云深处在何许”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辨,三山五云,既是神话中的仙境,也是词人心中向往的理想之地,而“何许”二字,既是对未知的探寻,也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元都栏槛,曾借枕、将枯树”几句,通过回忆与想象,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枯树仿佛是词人曾经寄托情感的对象,而“借枕”一词,则暗示了心灵的慰藉与寄托。
“树叶已辞枝,况落泊、江关逢此”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树叶离枝,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孤独,而“落泊”二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荒凉,更映射出词人内心的失落与彷徨。
“朝暮。过红墙外道,蹈遍落花无数”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词人行走在红墙之外,踏遍落花的场景,既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命运的预感。
“蘼芜沈讯,约偕隐、青鸾空付”两句,蘼芜与青鸾,分别代表了词人的理想与追求,然而“沉讯”与“空付”则表明这些理想与追求可能终将化为泡影,充满了遗憾与无奈。
“曾见否、世外团瓢,与猿鹤、相为宾主”则表达了词人对于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的向往,团瓢、猿鹤,都是古人追求的隐逸生活象征。
最后,“傥梦里逢卿,应诉年时愁缕”以梦境结束全词,表达了词人在梦中与心爱之人重逢,倾诉多年累积的愁绪,既是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与寄托。
整体而言,《长亭怨慢》通过对自然景物、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清代词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爱情、理想的深切感悟。
乡山三十三,游鲤奠郊南。
巀然独高大,秀掩东诸岚。
土刚蓄炎精,崖仄削剑镡。
我尝挹飞翠,远在沧江潭。
波涛与伏兴,云雾相吐含。
恍然穆王驾,八骏左右骖。
又如琴高仙,脚踏朝蔚蓝。
久思更徽号,新喜遂幽探。
太白赋九华,后来成美谈。
狂歌继其武,林间免愧惭。
春风绿瑶草,秋霜红石楠。
行将修月斤,为凿避世龛。
蛟龙正格斗,鲲化谁其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