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士从来易感秋。美人迟暮日,亦相侔。
萧条天壤任悠悠。谁分别,古恨与今愁。
烟墨故缣留。影梅庵畔语,漫寻搜。
卅年桑海在心头。春灯黯,残梦五湖舟。
秋士从来易感秋。美人迟暮日,亦相侔。
萧条天壤任悠悠。谁分别,古恨与今愁。
烟墨故缣留。影梅庵畔语,漫寻搜。
卅年桑海在心头。春灯黯,残梦五湖舟。
此诗《小重山令·题彭城君摹董小宛病榻听秋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
首句“秋士从来易感秋”,点明了秋天的季节特征,同时也暗示了诗中人物的敏感和多情。接着,“美人迟暮日,亦相侔”一句,将美人与时间的流逝相联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接下来,“萧条天壤任悠悠”描绘出一种广阔而寂寥的景象,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孤独与无奈。“谁分别,古恨与今愁”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将历史的遗憾与当下的忧伤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凉。
“烟墨故缣留”一句,以烟墨在旧绢上的痕迹为喻,象征着过往岁月的痕迹难以抹去,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作品永恒价值的肯定。“影梅庵畔语,漫寻搜”则通过想象中的对话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和情感交流的渴望与追求。“卅年桑海在心头”一句,将时间的跨度拉长到三十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往岁月的深刻记忆和反思。“春灯黯,残梦五湖舟”则以春夜的暗淡灯光和破碎的梦境,以及泛舟五湖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惋惜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情感和个人思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艺术和自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感慨。
灵女台前草深尺,灵女幽姿化为石。
石室深藏羽盖青,玉衣半染苔痕碧。
岩头雨气秋纷纷,梦魂不作阳台云。
飞行宇宙星雾湿,呼吸造化风雷奔。
丈夫意气真自许,女子英灵亦千古。
更须为刻邯郸词,不独中郎誇幼妇。
道场山深美林麓,坡老文章照岩谷。
簿书休暇得良朋,载酒幽寻欢意足。
朝寒岚重阴漫漫,石头路滑青屈盘。
仰瞻孤塔倚岛汉,俯听绝壑鸣飞湍。
老僧爱客煮茗出,暂与閒云分半席。
自言住山八十年,夹道长松手亲植。
家人好事携歌鬟,为予啸傲泉石间。
壶觞到处即倾倒,何必西湖与东山。
郡圃花开少晴旦,屈指春光已过半。
百年行乐能几何,烂醉芳时莫长叹。
镜湖不可去,还忆夏盖湖。
其源翳林麓,其隰散荷蒲。
扁舟四五客,美酒一百壶。
狎弄鱼鸟间,簸荡云水区。
放情恣游溯,忘彼形势途。
晚寻烟中坞,犹足憩斯须。
幽花列妓女,明月侑盘盂。
长啸来天风,濯足乱江凫。
庶足永终日,聊乐以为娱。
古昔蒲子地,今县名湿川。
去城十里许,风景分媸妍。
莹此岩上月,照彼厓下泉。
波光始荡漾,兔影成婵娟。
阴气固相孚,阳应何昭然。
静观物有感,方知理无偏。
心镜生皎皎,德化流㳙㳙。
时备宪府列,忝乘骢马前。
适来暮春月,胜赏中秋天。
作诗记石壁,恍若人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