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女台前草深尺,灵女幽姿化为石。
石室深藏羽盖青,玉衣半染苔痕碧。
岩头雨气秋纷纷,梦魂不作阳台云。
飞行宇宙星雾湿,呼吸造化风雷奔。
丈夫意气真自许,女子英灵亦千古。
更须为刻邯郸词,不独中郎誇幼妇。
灵女台前草深尺,灵女幽姿化为石。
石室深藏羽盖青,玉衣半染苔痕碧。
岩头雨气秋纷纷,梦魂不作阳台云。
飞行宇宙星雾湿,呼吸造化风雷奔。
丈夫意气真自许,女子英灵亦千古。
更须为刻邯郸词,不独中郎誇幼妇。
这首诗描绘了灵女台的神秘与美丽,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人以“灵女台”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画面。
首先,诗中的“灵女台前草深尺”,以“草深尺”形象地描绘了灵女台周围的环境,暗示了这个地方的静谧与神秘。接着,“灵女幽姿化为石”,将灵女的形象转化为石头,既是对灵女美的永恒纪念,也象征着她精神的不朽。
“石室深藏羽盖青,玉衣半染苔痕碧”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灵女台的神秘氛围。石室深藏,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羽盖青”和“玉衣碧”则分别以青色和碧色的描绘,赋予了空间以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灵女的高贵与纯洁。
“岩头雨气秋纷纷,梦魂不作阳台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灵女的怀念与敬仰。雨气纷飞,象征着灵女的思绪在飘渺中游走;而“梦魂不作阳台云”,则表达了她灵魂的高洁与超脱。
“飞行宇宙星雾湿,呼吸造化风雷奔”两句,将灵女的形象与宇宙相联系,展现了她的力量与自由。她如同星辰般在宇宙中自由飞行,与自然界的风雷相呼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丈夫意气真自许,女子英灵亦千古”两句,表达了对灵女精神的赞美与敬佩。无论男女,都能拥有高尚的情操与不朽的灵魂。诗人希望为灵女台刻上“邯郸词”,不仅是为了纪念中郎与幼妇的故事,更是为了颂扬灵女的英灵与精神,使其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整首诗通过对灵女台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灵女形象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文精神的深刻感悟和崇高追求。
。
遂披衣步月于庭中,久之,觉风露凛然,恍疑去青冥无岁也。
因以感皇恩歌之,且寓幽怀之梗概云佳节近中秋,秋霖晴快。
飞净残云碧空大。
金波穆穆,掩尽玉绳光彩。
坐来风露冷、青冥外。
世运难前,儒冠何赖。
四壁相如到沽卖。
纷纷过眼,多少时情物态。
杳然清梦去、桴沧海。
柳边*榭,倚兰人共月孤高。
乱云脱坏崩涛。
一片广寒宫殿,桂影数秋毫。
尽掀髯老子,露湿宫袍。
人生此朝。
能几度、可怜宵。
况对清尊皓齿,舞袖织腰。
碧空如洗,拚一醉、河倾转斗杓。
今夕乐、归梦临皋。
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
秋风倦客,一杯情话,为君倾倒。
回首燕山,月明庭树,两枝乌绕。
正情驰魏阙,空书怪事,心胆堕,伤殷浩。
祸福无端倚伏,问古今、几人明了。
沧浪渔父,归来惊笑,灵均枯槁。
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
恨黄尘障尺,西山远目,送斜阳鸟。
西山卷残雨,天宇翠眉修。
余霞渐成绮散,楼外月如舟。
漾漾银河垂地,浩浩天风拂枕,吹满一帘秋。
觉我清兴远,归梦到岩幽。
野猿惊,山鸟笑,欲何求。
十年一官黄散,了不到封侯。
自有竹林佳处,满酌*尊贮酒,一醉共浮休。
夔契在廊庙,畎亩不须忧。
南衙,予始相识。
时初夏桐阴满庭,故有南衙清书之句少日竹林游,凤麟飞走。
一段江山最英秀。
南衙倾盖,满院桐阴清书。
鬓华思此际、浑依旧。
云梦心胸,文章山斗。
好个经纶玉堂手。
婆娑桂影,凉人露盘仙酎。
一杯先领取、乔松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