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黾何所恃,喧喧矜善鸣。
不知秽污质,群沸沼池清。
游子得无泪,羁人若为情。
华堂有丝竹,皆厌尔虚声。
蛙黾何所恃,喧喧矜善鸣。
不知秽污质,群沸沼池清。
游子得无泪,羁人若为情。
华堂有丝竹,皆厌尔虚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闻蛙》,通过对蛙类的描绘,寓言式的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感慨。蛙黾(蛙类)在沼泽中喧嚣自鸣,看似得意,实则不知自身的污秽。诗人借此暗示了某些人只顾炫耀自己的才能或地位,而不自省其内在的不足。他进一步联想到游子在外,羁旅之人的情感,可能会因此而触动思乡之情,感到孤独和哀伤。华堂之上,人们沉迷于音乐和享乐,对蛙的叫声感到厌烦,这又象征着权贵阶层对底层声音的忽视。整首诗以蛙鸣为引,寓言深刻,批评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的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