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游塘头五首·其二》
《独游塘头五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诗必城之外,胡为不出城。

渐逢人少处,初听水流声。

异卉栀香酽,纤梢笋粉明。

是中亦堪隐,浪出误平生。

(0)
注释
城:古代的城市。
胡为:为什么、为何。
人少处:人口稀疏的地方。
水流声:自然的声音,象征宁静。
异卉:罕见或奇特的花草。
栀香:栀子花的香气。
纤梢:细嫩的竹梢。
笋粉:嫩笋的白色部分。
堪:可以、适宜。
隐:隐居。
浪出:无谓地离开、随意出行。
误平生:耽误一生、虚度光阴。
翻译
居住在城外,为何不愿进城。
逐渐遇见人烟稀少之地,初次听到流水的声音。
奇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栀子花香,细嫩的竹梢闪烁着明亮的笋尖色彩。
这里完全可以隐居,无谓地离开会耽误一生的时光。
鉴赏

诗人在探讨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关系。开篇即问“诗必城之外,胡为不出城”,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疑惑和逃离的心情。随后,“渐逢人少处,初听水流声”展现了诗人寻找宁静的过程,以及对自然声音的初步感受。

接着,“异卉栀香酽,纤梢笋粉明”用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既美好又细腻的自然景象,这里的“异卉”、“栀香”、“纤梢”和“笋粉”都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诗人通过这些形容词,传达了他对于大自然的欣赏与融入。

最后,“是中亦堪隐,浪出误平生”,表明了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的自我发现和反思。他认为在这样的地方,也许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隐居之所,避免世俗生活可能带来的纷扰和错误。

整首诗通过对比城内与城外、喧嚣与宁静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安顿的愿望。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里塘寓舍

尽堪晚起无人处,苦迫衰年少睡时。

晴散雪花看渐密,夏生春草意犹迟。

残编熟尽还相对,蛮语通多总入诗。

万里淹留问心迹,梦回地下老亲知。

(0)

过琴溪

闻说琴高鲤,今过跃鲤溪。

奇峰含古秀,小洞护灵栖。

采药来松下,成丹去水西。

何时归鹤驭,桥柱倩新题。

(0)

过穹窿道院

讨春远过神仙宅,石级盘空蹑白云。

松院鹤归棋未散,花坛月上磬初闻。

巡廊遍读尘墙句,剔藓闲看石碣文。

尚有山阴刘道士,乞书遗教饷鹅群。

(0)

春望寄怀施大醇

近郭人家少,平田绿水环。

花间藏野径,竹外露春山。

晚寺残钟度,烟林倦鸟还。

长卿何处是,直北望燕关。

(0)

出门·其三

知廉十五龄,始去祖母怀。

平生鞠育心,至此益无涯。

娇憨性不驯,恃爱每多乖。

再拜萌本念,号泣声哀哀。

衣履悉手制,老泪痕难揩。

丁宁慎食眠,力学期克谐。

勿令受笞挞,致我遥心摧。

(0)

同红豆村人南归舟中即事

作客谁怜我,同船尚有君。

树深村落隐,月上棹歌闻。

古塔横烟迥,秋镫隔岸分。

布帆风送稳,吟过越江云。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