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中秋月,仍看此度明。
照人愁白发,为客叹浮名。
空阔无霄汉,清光接楚城。
中原有战士,今夕最关情。
燕地中秋月,仍看此度明。
照人愁白发,为客叹浮名。
空阔无霄汉,清光接楚城。
中原有战士,今夕最关情。
这首明代诗人韩邦靖的《中秋同何大复望月(其一)》描绘了燕地中秋之夜的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情感。首句“燕地中秋月,仍看此度明”写出了明亮的中秋月光照耀在燕地,如同往常一样,但诗人的心境却因时而异。接下来的“照人愁白发,为客叹浮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己漂泊他乡、为名利所累的感慨,月光映照出他的白发,更添一丝忧愁。
“空阔无霄汉,清光接楚城”进一步描绘了月色的广阔与深远,它穿透云层,连接着远方的楚城,似乎在传递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中原有战士,今夕最关情”则升华了主题,诗人将关注点转向了中原的战士们,他们在这样的中秋之夜,或许也在仰望同一轮明月,寄托着保家卫国的情怀,使得这轮明月更加富有深沉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中秋月夜的景色,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感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美女淑且都,蝤颌白玉肤。
弱臂约金钏,纤腰束罗襦。
容华比桃李,无乃倾城姝。
顾盻生光彩,咳唾落明珠。
问女何所止,乃在都城隅。
高居起层楼,朱户临九衢。
闭门学女事,婉娩敦诗书。
令颜孰不慕,币聘争先趋。
此女慕高义,玉帛徒区区。
不羡大长楸,不慕执金吾。
君子孰可匹,惟希梁鸿儒。
媒约何因循,中夜起踌躇。
盛年不再至,容色安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