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眉名与段公齐,一脉东原高第题。
回首外家书帙散,大儒门祚古难跻。
庞眉名与段公齐,一脉东原高第题。
回首外家书帙散,大儒门祚古难跻。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杂诗》之一,通过描绘一位年老而名望与段公齐平的学者形象,表达了对这位学者卓越成就和家族荣耀难以超越的感慨。
首句“庞眉名与段公齐”描绘了主人公的外貌特征——双眉已白,却声名远播,与段公(段干木)的名声相提并论。段干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隐士,以德行著称,龚自珍将这位学者与之相比,可见其对人物的高度评价。
第二句“一脉东原高第题”进一步说明这位学者来自东原,家族传承着高雅的学识和品德,其名字被刻在家族的荣誉之列,暗示其家族的学术传统深厚。
接下来,“回首外家书帙散”一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失落感。随着时光流逝,外家的书籍散落,象征着家族知识的传承可能面临断绝的风险。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传统文化和知识传承可能衰败的忧虑。
最后一句“大儒门祚古难跻”则表达了对这位学者及其家族难以再达到古代大儒们那种崇高地位的感慨。这里的“大儒门祚”指的是大儒们的家族荣耀和学术成就,而“古难跻”则强调了这种荣耀和成就的难以超越性,体现了对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学者及其家族的描绘,反映了对个人成就、家族荣耀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和感慨,展现了龚自珍对于历史、文化与个人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独特洞察。
郑公有侠肠,邱山重然诺。
鬻田赍朋好,家业遂中落。
旋以多难故,晚境劣弥恶。
脱略若无介,顺受转怡乐。
今年秋风中,开径踏寒萚。
提携薪米资,欣然办羔酪。
爱昵逾性命,论文到日落。
留予苦无术,坚申后来约。
重来亦匪遥,君已化如鹤。
嗟嗟三日前,支枕尚能药。
灵床拜衰绖,婺妻泣声弱。
空庭扫荒翠,但有烟漠漠。
杨侯致遗意,使我泪湔汋。
临江望帆影,一日数登阁。
食息举贱名,相呼屡多错。
敢有未了言,倘来梦中托。
短缘尽一面,生死两漠漠。
白日隔黄泉,愿罪鄙情薄。
足刖岂伤璞,相者自神眊。
以予区区诚,舌敝未酬告。
万鳞接崇阀,容趾无寸奥。
明月作龙饵,去且海东蹈。
所悲新相知,如磁以针好。
百引偶合气,一瞬忽离貌。
今日迹所依,明日梦或到。
人生几握手,元鬓变颓髦。
君梦倘余觅,排浪向烟峤。
乱茑络松盖,下有白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