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捲尽月华流,独坐中庭爽气浮。
老我不禁三伏暑,可人遥送一天秋。
谩言吴下思莼乐,拟待风前落帽游。
且向东林高处望,醉吟消却世间忧。
阴云捲尽月华流,独坐中庭爽气浮。
老我不禁三伏暑,可人遥送一天秋。
谩言吴下思莼乐,拟待风前落帽游。
且向东林高处望,醉吟消却世间忧。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过后的一日,诗人独自在庭院中静坐赏月的情景。首句“阴云捲尽月华流”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月光如流水般洒满大地的景象,暗示了天气的转变和清新的氛围。接着,“独坐中庭爽气浮”一句,点明了诗人此时的位置与感受,爽气仿佛随风飘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意境。
“老我不禁三伏暑,可人遥送一天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虽然年岁已高,难以承受酷暑,但远处的秋意却让人感到一丝凉爽与舒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谩言吴下思莼乐,拟待风前落帽游”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或许在怀念江南的莼菜之乐,但更期待在微风中享受自然的乐趣,表达了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最后,“且向东林高处望,醉吟消却世间忧”一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他选择在东林(可能指佛教圣地)的高处眺望,通过诗歌的创作来排遣心中的忧虑,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寻求心灵平静的决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昨日苦热欲发狂,袒跣大叫无遁藏,火云照夜星耀芒。
今日不可更禁当,低垂郁蒸气如结,肌肤屡搔成痏疮。
蕲竹八尺琉璃光,欲眠先看汗流浆,炎熇蕴隆遮日黄。
松枝柏叶凝不动,长箑勤挥那得凉。
四时平分乃恒理,阴阳二气翕以张。
千古万古胡不尔,岂独此日为予殃。
情随事变弗自觉,忧喜苦乐态失常。
翻思冱寒冻欲僵,恨不置身火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