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神农书,多识药草名。
持缣购山客,移莳罗众英。
不改幽涧色,宛如此地生。
汲井既蒙泽,插楥亦扶倾。
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
悦玩从兹始,日夕绕庭行。
州民自寡讼,养闲非政成。
好读神农书,多识药草名。
持缣购山客,移莳罗众英。
不改幽涧色,宛如此地生。
汲井既蒙泽,插楥亦扶倾。
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
悦玩从兹始,日夕绕庭行。
州民自寡讼,养闲非政成。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体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开篇“好读神农书,多识药草名”表明诗人热爱研究医药知识,对于各种药用植物了如指掌,这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科学的尊重与追求。
接着,“持缣购山客,移莳罗众英”则描写诗人亲手采集草药,并将它们种植在田间,显示出一种勤劳且充满爱心的农耕生活。这里“不改幽涧色,宛如此地生”意味着即使是在偏远的溪谷之中,这些植物也能保持其原本的颜色和生命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尊重。
以下几句“汲井既蒙泽,插楥亦扶倾。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则是对农事活动的具体描写,从取水浇灌到支撑倾倒的植物,每一行都是在表达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悦玩从兹始,日夕绕庭行”则意味着诗人在这一片土地上找到了乐趣,每到傍晚时分都会绕过庭院,享受这份平静而愉快的生活。
最后,“州民自寡讼,养闲非政成”表达了一个理想,即当地方百姓少有争端时,能够过上一种远离官场纷争、专注于田园生活的宁静日子。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追求,也反映出了一种对社会和谐与个人精神自由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业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和和谐社会的一种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