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太古雪,窗间犹未融。
坚凝端石比,莹彻水精同。
颇怪胚腪异,堪誇制作工。
琢磨经几世,挥洒对清风。
一片太古雪,窗间犹未融。
坚凝端石比,莹彻水精同。
颇怪胚腪异,堪誇制作工。
琢磨经几世,挥洒对清风。
这首明代诗人邓雅的《白石砚》描绘了一方古朴而精致的砚台。首句“一片太古雪”,以雪比喻砚台的洁白无瑕,仿佛来自远古,形象生动。接着,“窗间犹未融”暗示其质地坚硬,即使在室内也未曾因温度而融化,展现了砚台的耐久与稳固。
“坚凝端石比,莹彻水精同”进一步赞美砚台的质地,将其比作端砚(名贵石材)和水晶(透明如水),凸显其细腻光滑和清澈透亮。诗人惊叹于砚台的胚胎独特,工艺精湛,“颇怪胚腪异,堪誇制作工”。
最后两句“琢磨经几世,挥洒对清风”揭示了砚台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它经过数代人的精心雕琢,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如今静待文人墨客在清风中挥毫泼墨,传递知识与艺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白石砚的材质之美、工艺之巧以及其承载的文化价值。
楚客如看昔,燕歌遂至今。
群情宜卤莽,斯意转萧森。
狂甚怜吾在,愁来独尔寻。
双珠明月动,一酌暮钟沉。
天地逢人少,冠裳避世深。
穷途惟白雪,失计自黄金。
词赋偏生色,风尘易折心。
不知王子晋,何处夜抽簪。
三年不见金门客,走马相见清源陌。
自言前上泰山颠,东海蓬莱皆所历。
人传泰山高北天,层崖曲蹬路转窄。
振衣直山最高头,恍然一啸天门白。
天门东西相对开,星斗髣髴落吾额。
悲风摇落吹骨寒,虽着重裘似絺绤。
三峰插入青云中,巉岩突兀倚天壁。
日观峰头望晨日,晨日沉沉起深泽。
须臾忽上如奔马,天地四方俱色赤。
破竹裂本不可当,恍忽半空飞霹雳。
杖策携壶行复立,一一询兹今古迹。
汉皇尚留封禅碑,秦人犹剩纪功石。
莲花桃花千百峰,隐隐四出如列戟。
南望吴越西望秦,万里青天起寒色。
回驾又登蓬莱山,蓬莱乃在东海侧。
东海一去何终穷,浩荡微茫湛空碧。
仙人共把珊瑚枝,白日观潮夜观汐。
忽然长风振天末,两仪不辨海云黑。
惊波巨浪排空来,怪石奇岩怒且激。
蛟龙奋起不可制,神鱼动尾几千尺。
左右大呼东西走,令我欲归不可得。
广陵狂客心颇雄,闻此意气满胸臆。
长剑欲摧玉女峰,短钩直下鲛人宅。
海中鱼龙手可搏,山中虎豹力能射。
何时拂袖谢尘世,与君散发步天极,坐看万古乾坤自开辟。
《何侍御为予谈泰山蓬莱东海之胜令我飞动辄赋长篇》【明·宗臣】三年不见金门客,走马相见清源陌。自言前上泰山颠,东海蓬莱皆所历。人传泰山高北天,层崖曲蹬路转窄。振衣直山最高头,恍然一啸天门白。天门东西相对开,星斗髣髴落吾额。悲风摇落吹骨寒,虽着重裘似絺绤。三峰插入青云中,巉岩突兀倚天壁。日观峰头望晨日,晨日沉沉起深泽。须臾忽上如奔马,天地四方俱色赤。破竹裂本不可当,恍忽半空飞霹雳。杖策携壶行复立,一一询兹今古迹。汉皇尚留封禅碑,秦人犹剩纪功石。莲花桃花千百峰,隐隐四出如列戟。南望吴越西望秦,万里青天起寒色。回驾又登蓬莱山,蓬莱乃在东海侧。东海一去何终穷,浩荡微茫湛空碧。仙人共把珊瑚枝,白日观潮夜观汐。忽然长风振天末,两仪不辨海云黑。惊波巨浪排空来,怪石奇岩怒且激。蛟龙奋起不可制,神鱼动尾几千尺。左右大呼东西走,令我欲归不可得。广陵狂客心颇雄,闻此意气满胸臆。长剑欲摧玉女峰,短钩直下鲛人宅。海中鱼龙手可搏,山中虎豹力能射。何时拂袖谢尘世,与君散发步天极,坐看万古乾坤自开辟。
https://shici.929r.com/shici/aNNLsP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