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堂春.浇花》
《画堂春.浇花》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画堂春

为怜春去惜芳菲。将泉欲滴花枝。

秃襟小袖汲来迟。别样腰肢。

细洒恐溅裙幅,徐倾好沁香脾。一枝轻摘衬乌丝。

拣又多时。

(0)
鉴赏

这首《画堂春·浇花》描绘了作者对春天花卉的深情与细腻照料。通过“为怜春去惜芳菲”一句,开篇即流露出对春天美景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接下来,“将泉欲滴花枝”,生动地展现了浇水时的小心翼翼,仿佛每一滴水都承载着对花朵的呵护与爱意。

“秃襟小袖汲来迟”则描绘了浇花人的形象,穿着简朴的他(她)缓缓从远处打水,动作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与专注。这种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

“别样腰肢”一句,虽未直接描述人物,但通过“别样”二字,暗示了浇花人与众不同的姿态或气质,可能是在浇水过程中展现出的独特风姿,或是其内心情感的外化。

“细洒恐溅裙幅,徐倾好沁香脾。”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浇花过程中的细致与温柔,生怕水珠溅到衣裙上,影响了花朵的美感,同时希望水流能慢慢渗透进土壤,让花香更加浓郁。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审美情趣。

最后,“一枝轻摘衬乌丝,拣又多时。”则描绘了在浇花之余,作者还细心地采摘花朵,用以装饰或欣赏,这一行为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整体而言,《画堂春·浇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艺术气息的佳作。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舟中

三春滞水濆,鱼鸟狎成群。

江浊流新雨,山晴敛薄云。

村舂幽涧急,岸草夕阳薰。

何处城头角,偏令倦客闻。

(0)

思归

星河云气淡,萸菊露华清。

宦况慵兼病,乡愁断又生。

入秋偏远梦,逐日计归程。

南雁空中唳,能禁此夜情。

(0)

句容道中望茅山

崒嵂盘江甸,遥天紫翠分。

风尘应不到,鸾鹤自为群。

晓径连青霭,秋山遍白云。

可怜句曲望,不见华阳君。

(0)

城南送友

送汝归南国,燕山正早秋。

独伤千里别,同忆五陵游。

汉殿相如赋,吴江范蠡舟。

相思同易水,日夜自悠悠。

(0)

同诸友游郭曲

地胜因湖得,堂幽对野开。

晚风吹笛起,秋水抱城回。

溪友留鱼去,邻翁送酒来。

为言九日近,引客试登台。

(0)

冷泉道中折杨柳枝怅别

寒泉初柳绿,折取倍离忧。

昔别谁相赠,今看祗自羞。

云山虽北向,河水尚南流。

惆怅黄金色,无人寄陇头。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