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景近三馀,閒怀聊一抒。
菊花依石瘦,松月上窗虚。
凫鼎烹龙茗,莲檠校竹书。
隔云钟度处,始悟此山居。
飒景近三馀,閒怀聊一抒。
菊花依石瘦,松月上窗虚。
凫鼎烹龙茗,莲檠校竹书。
隔云钟度处,始悟此山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与自然美景的融合。首句“飒景近三馀”,以“飒”字点出秋风的清爽,暗示时间已近傍晚,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閒怀聊一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借此时光抒发内心情感的心境。
接着,“菊花依石瘦,松月上窗虚”两句,通过“瘦”和“虚”这两个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菊花在岩石旁显得更加坚韧而独立,松树的月影投射在窗户上,使得室内空间显得空灵而静谧。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凫鼎烹龙茗,莲檠校竹书”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凫鼎烹茶,龙茗指名贵的茶叶,莲檠则是灯台,竹书代表的是竹简上的文字,这里通过烹茶读书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知识的态度。
最后,“隔云钟度处,始悟此山居”两句,通过远处传来的钟声,让诗人意识到自己身处山中,这种远离尘嚣的环境,让他有了更深的感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
放船宜夏日,投辖最关情。
西子锦帆径,南菱□桨声。
荀陈车盖集,嵇阮竹林迎。
遂作登龙客,因怜绣虎名。
桃符当令节,兰玉对新英。
水气浸衣裳,云光荡镜平。
吹香帘粉近,访石塔灯明。
箫管晚凉细,歌喉子夜轻。
烛花垂更剪,蕉叶满频倾。
高会应留韵,题诗入酒城。
草木馀小谢,花落怨当时。
鵩鸟才成赋,鲸鱼辄取骑。
中郎那有女,末婢赖为儿。
何意俱消歇,霜兰弱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