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
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
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学阮公体三首(其三)》。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历史沉思和对古贤仁者的怀念。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这两句表达了古代贤能之士关心国家大事而忽略个人的态度,他们的心力都放在如何匡扶时政、救济苍生上,而非个人私利。
"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诗人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对过去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仿佛与那些活跃在史册上的先贤建立起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境况:豪门之中不乏仁义之士,他们的智慧如同古代祭祀用的灵台一样,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砺,充满了艰难与汗水。
"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于个人修养和品德的追求。不像那些只知享乐、身材丰满如同古时的计量器具“磬”的人,而是让自己的生活简单朴实,如同不再被使用而积累尘土的古老炊具“甑”。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历史责任和社会关怀的一系列深刻思考。
神龙傲幽蛰,睡美得所安。
宇宙岂不广,敛收寄深蟠。
不知九地藏,何似海滨宽。
谩作无底窦,言依小巑岏。
微流出绀地,碧玉储清寒。
乱木共苍翠,佛宫荫檀栾。
宁怀帝者家,未暇排云端。
油云有时去,雾雨森濛漫。
聊从老农戏,旱魃不可干。
客行度嵌岩,尘土疲跨鞍。
愿借壁间瓢,一饮凉肺肝。
雨洗蝗蝻馀,凉生疠疟后。
今朝江上峰,净失棼雾垢。
举觞忻有嘱,饯我同年友。
平居多契阔,远别方嗟咎。
大郡得师儒,高文兴孝秀。
雍容入儒雅,磨错见琼玖。
众儒治六学,厥志存不朽。
量空计寻丈,汲海论升斗。
因之入簪组,并欲垂篆籀。
公才赋超卓,杰立气愈厚。
火宿无馀烟,果实甘众口。
书来幸细评,副此频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