硗确土无膏,人弃为原陆。
释子云西来,挂笠结茅屋。
学空易为悦,机熟遂众欲。
妪老苦力田,薄言往种福。
日出听谈经,暮归悔碌碌。
惟我喜饮酒,醉乡数往复。
酒醒春鸠鸣,踏月起浸谷。
所愿谷抽芽,生理良已足。
硗确土无膏,人弃为原陆。
释子云西来,挂笠结茅屋。
学空易为悦,机熟遂众欲。
妪老苦力田,薄言往种福。
日出听谈经,暮归悔碌碌。
惟我喜饮酒,醉乡数往复。
酒醒春鸠鸣,踏月起浸谷。
所愿谷抽芽,生理良已足。
这首诗描绘了田间劳作的农民生活与和尚修行的对比,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硗确土无膏”描绘了贫瘠的土地,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接着,“人弃为原陆”则表达了人们因土地贫瘠而放弃耕种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生存环境的恶劣。
“释子云西来,挂笠结茅屋”描绘了和尚西行求法,栖身于简陋茅屋的生活状态,与农民形成鲜明对比。和尚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脱与满足,而农民则是在物质生存的压力下寻求心灵的慰藉。
“学空易为悦,机熟遂众欲”表现了和尚通过学习佛法获得内心的喜悦,而农民在农事熟练后满足了世俗的欲望。这里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目标。
“妪老苦力田,薄言往种福”描述了老妇人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她希望通过种植善行来积累福报的心态。这反映了农民对于未来的希望和对善行的信仰。
“日出听谈经,暮归悔碌碌”表现了和尚每日听经修行,夜晚回顾自己忙碌的一天,可能感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与农民的忙碌形成对比,突出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不同价值。
“惟我喜饮酒,醉乡数往复”是诗人自述,表达了他喜欢饮酒,醉生梦死的生活态度。这可能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或是对另一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酒醒春鸠鸣,踏月起浸谷”描绘了诗人酒醒后的宁静时刻,听到春鸠的鸣叫,踏着月光再次下田劳作的场景。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
“所愿谷抽芽,生理良已足”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谷物能顺利生长,生活就已足够。这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尚与农民的生活方式,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不同人生追求的多样性和深度。它不仅描绘了劳动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更蕴含了对精神世界与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
海内几人善写真,蔡君写真独写神。
有如天马遇伯乐,牝牡骊黄焉足陈。
我昔南游见刘子,知君久擅丹青美。
曲江邂逅君谓何,杖剑从征赴淄水。
瞥然不见逾十年,岂料重逢韶石边。
掀髯慰藉顾未已,写我丑貌当囱前。
朱袍象笏礼数异,阿睹雍容神气全。
家人一见皆绝倒,始信时名非浪传。
王公秉节震江右,器业寻常难出手。
军行左右必君俱,太似良方不离肘。
迩来又见半洲公,忘势无誇五人友。
长笺满幅写赠言,珠璧辉联亚琼玖。
多君无钱不谋利,多君无官不慕荣。
酒酣适意在山水,龌龊翻为君所轻。
兴来拿舟恣远征,西楚东吴不计程。
诗情画意每相发,笔底时看逸气横。
韶阳逋客鬓垂□,懒拙更堪多忤时。
浃旬不饮三杯酒,终岁不吟三首诗。
感君旧爱故不浅,乞我新诗安得辞。
鱼虾蚓蛭漫拾取,寄君聊慰别来思。
《蔡画史蓉溪写真》【明·符锡】海内几人善写真,蔡君写真独写神。有如天马遇伯乐,牝牡骊黄焉足陈。我昔南游见刘子,知君久擅丹青美。曲江邂逅君谓何,杖剑从征赴淄水。瞥然不见逾十年,岂料重逢韶石边。掀髯慰藉顾未已,写我丑貌当囱前。朱袍象笏礼数异,阿睹雍容神气全。家人一见皆绝倒,始信时名非浪传。王公秉节震江右,器业寻常难出手。军行左右必君俱,太似良方不离肘。迩来又见半洲公,忘势无誇五人友。长笺满幅写赠言,珠璧辉联亚琼玖。多君无钱不谋利,多君无官不慕荣。酒酣适意在山水,龌龊翻为君所轻。兴来拿舟恣远征,西楚东吴不计程。诗情画意每相发,笔底时看逸气横。韶阳逋客鬓垂□,懒拙更堪多忤时。浃旬不饮三杯酒,终岁不吟三首诗。感君旧爱故不浅,乞我新诗安得辞。鱼虾蚓蛭漫拾取,寄君聊慰别来思。
https://shici.929r.com/shici/tCI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