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淮舟次对月一首》
《秦淮舟次对月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舸秦淮系,长杨夹霭清。

忽看天上桂,来向客杯生。

引剑参星色,闻歌杂雁声。

陆台龙跃远,芳若对含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秦淮河畔舟中赏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浪漫气息。

首联“秋舸秦淮系,长杨夹霭清”,点明地点与时节,秋夜的秦淮河畔,停泊着船只,两岸长杨树在朦胧的雾气中显得格外清幽。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忽看天上桂,来向客杯生”,笔锋一转,诗人突然注意到天空中的月亮仿佛是天上的桂花,映照在酒杯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月亮比作桂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体验。

颈联“引剑参星色,闻歌杂雁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手持宝剑,仰望星空,似乎在寻找什么,同时远处传来歌声与雁鸣,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也暗示了他对自由、理想和远方的向往。

尾联“陆台龙跃远,芳若对含情”,以“陆台”象征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之地,“龙跃”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芳若”可能是指诗人所爱之人或美好的事物,与之相对,似乎在表达一种深情的凝视或对话。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浪漫色彩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何事二首·其一

何事独愁绪,年高犹未閒。

坡悬筋力少,人病药囊悭。

薄曙先钟起,深宵后月还。

不如闻见远,甘学二乘顽。

(0)

栖贤山居十首·其二

门前看五老,石上待三更。

望月不知处,沿溪每独行。

云开见雁影,泉远闻人声。

莫讶无相顾,高情感易生。

(0)

赠范华宇

将军不尚武,矢志在安民。

万户伤心处,孤城此日春。

高山曾有梦,流水付何人。

笑指溪桥近,相看忆旧因。

(0)

秋夜与诸衲坐月

管弦邀月醉,醉后月还山。

何似千峰顶,年年共月閒。

微云元不碍,澄江影自澜。

光摇万木动,静极鸟声寒。

目前多所陈,意短境乃悭。

人爱秋月佳,智者独不言。

物理非有无,事会成寂喧。

夜落群动息,心閒林壑宽。

因月得其真,无月亦恒然。

万古犹若斯,人间徒厌忻。

空明山岳峙,敛目归虚玄。

亦岂在象外,吾徒当冥观。

(0)

咏史十二首·其九

古称鸱夷子,三徙有荣名。

仕越谏伐吴,会稽几危倾。

反国共忧辱,二岁乃行成。

计然策十五,报吴卒以平。

横行江淮东,诸侯谁与争。

功成受上将,遗书投海滨。

致产数千万,齐主闻其名。

相齐曾几时,归印辞乡邻。

閒行止于陶,贸易兼躬耕。

累赀复巨万,中男行杀人。

千金不死市,褐器致庄生。

长男重弃财,竟以殒其身。

贵既不可久,富亦何足陈。

人生若朝露,不如贱与贫。

去彼复取此,终惭头上巾。

(0)

山居·其二

世情谙已熟,长揖入山林。

道远无人问,诗成只自吟。

半生圆泽石,一调伯牙琴。

尽付东流去,沉埋直至今。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