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去年夏四月母氏安恬高拱仲冬一日奄然永逝号踊侵寻遂成羸疾肌肤槁削衰杖不禁四月十九日聊以拈笔抒抱潸然不知成咏一首》
《去年夏四月母氏安恬高拱仲冬一日奄然永逝号踊侵寻遂成羸疾肌肤槁削衰杖不禁四月十九日聊以拈笔抒抱潸然不知成咏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往岁夏清和,母氏在我堂。

山妻奉肴黍,儿女绕成行。

怡然启慈颜,欢乐殊未央。

风木遽来催,人命展朝霜。

音容竟长诀,写影挂帷房。

虚无瞻仰之,哀至自悲伤。

时物次第生,我母不复尝。

旨酒虽盈荐,安得举此觞。生存?鼎养,死慕徒沾裳。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对母亲去世后内心悲痛的深切表达。诗中通过回忆与母亲共度的温馨时光,以及母亲离世后留下的空虚与哀伤,展现了深沉的人伦情感。

首句“往岁夏清和”,描绘了过去夏日的宁静与和谐,暗示了与母亲共度的美好时光。接着,“母氏在我堂”点明了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她不仅给予物质上的供养,更在精神上给予温暖与支持。“山妻奉肴黍,儿女绕成行”,生动地展现了家庭的和睦与温馨,母亲的慈爱如同阳光,照耀着每一个家庭成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荏苒,母亲的生命如风中的树木,突然被岁月的寒霜催促,走向生命的尽头。“音容竟长诀,写影挂帷房”,表达了对母亲离去的不舍与哀痛,母亲的声音与面容永远定格在记忆之中,无法再相见。诗人通过“虚无瞻仰之,哀至自悲伤”表达了内心的空虚与深深的哀悼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回想起母亲生前的种种,心中充满了怀念与遗憾。“时物次第生,我母不复尝”,感叹母亲再也无法品尝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种失去的痛苦难以言表。即使“旨酒虽盈荐”,也无法慰藉失去母亲的痛苦,因为酒香中弥漫的是对母亲的思念与哀悼。

最后,“生存?鼎养,死慕徒沾裳”,表达了对母亲生前的照顾与死后哀思的矛盾心情。活着时,母亲给予了无尽的关爱与养育;而当她离开后,诗人只能徒增哀伤,泪水沾湿衣裳,却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

整首诗以深情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从生前的温馨回忆到离世后的哀痛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厚的情感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山宫观瀑

山宫寺前瀑布流,直下千尺垂林丘。

山僧无灯静欲死,夜气如月空中浮。

黄河昆崙何壮哉,鬼神牵挽天下来。

先生藜杖来照影,白发千尺空崔巍。

(0)

古诗七首·其二

日出照我屋,政见脊令飞。

鸣声甚和乐,永怀家人肥。

兄弟既相好,吾生式相依。

恩勤重自将,父母讵可违。

(0)

长干行

秋风从西来,吹我庭前树。

闻欢在扬州,却忆姑苏住。

估客离长干,教侬寄书去。

(0)

用袁待制送行韵

青草白沙入渺漫,层层山色旧曾看。

赤城晓日霞初起,黑谷晴岚雨未乾。

锦帕蒙鞍中使马,宝刀分脍内家盘。

不才底事频行役,只合清江把钓竿。

(0)

送欧阳炳四首·其二

乐圣衔杯李适之,十年春梦疾如飞。

苍头零落郎君小,祖帐无知上客归。

(0)

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十首·其八

薰陆胡椒腽肭脐,明珠象齿骇鸡犀。

世间莫作珍奇看,解使英雄价尽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