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往桐城会傅侍郎葬次苏教思恭韵》
《往桐城会傅侍郎葬次苏教思恭韵》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一别清凉十二秋,仙翁已作九霄游。

急披龙具壶山麓,来会牛眠苏岭头。

事业直须关宇宙,身名莫使负山丘。

临分相勉无它语,道学难收岁不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gtóngchénghuìshìlángzàngjiàogōngyùn
sòng / chén

biéqīngliángshíèrqiūxiānwēngzuòjiǔxiāoyóu

lóngshānláihuìniúmiánlǐngtóu

shìzhíguānzhòushēnmíng使shǐshānqiū

línfēnxiāngmiǎndàoxuénánshōusuìliú

注释
一别:分离。
清凉:清冷、宁静。
十二秋:十二个秋季。
仙翁:指有道行的长者。
九霄游:升天遨游。
急披:急忙穿戴。
龙具:龙袍,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礼服。
壶山麓:壶山脚下。
牛眠苏岭:地名,可能指聚会的地点。
事业:指人的工作或志向。
直须:必须。
关宇宙:关系到天地万物。
身名:名声和自身。
负:辜负。
临分:临别时。
相勉:相互勉励。
无它语:没有其他话语。
道学:儒家的道德学问。
难收:难以挽留。
岁不留:岁月不等人。
翻译
自从与你分别后,已经度过十二个清凉的秋天,仙翁已经遨游在九重天外。
急忙穿上龙袍前往壶山脚下,来此相聚在牛眠苏岭之巅。
我们的事业关乎天地,名声切勿辜负了山川大地。
临别之际,没有更多的话语相赠,只有道义学问难以留住岁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题为《往桐城会傅侍郎葬次苏教思恭韵》。诗中表达了对故友傅侍郎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去世的哀悼之情。"一别清凉十二秋",诗人感叹与傅侍郎分别已有十二个春秋,时光荏苒;"仙翁已作九霄游",以仙翁比喻傅侍郎已逝去,升天成仙,流露出对友人离世的悲痛。

"急披龙具壶山麓,来会牛眠苏岭头",诗人描述自己急忙前往傅侍郎的葬地,壶山和苏岭,暗示了路途遥远,但仍然不忘前来吊唁。"事业直须关宇宙,身名莫使负山丘",这两句强调傅侍郎的高尚品格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希望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不要让名声辜负了他的一生。

最后两句"临分相勉无它语,道学难收岁不留",表达了诗人与傅侍郎生前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逝去后无法再相见的遗憾,只能以道学精神相勉励,感叹岁月无情,时光不再。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哀思和敬仰的挽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剡溪行却寄新别者

潺湲寒溪上,自此成离别。

回首望归人,移舟逢暮雪。

频行识草树,渐老伤年发。

唯有白云心,为向东山月。

(0)

浣溪沙·其十

风撼芳菲满院香,四帘慵卷日初长,鬓云垂枕响微鍠。

春梦未成愁寂寂,佳期难会信茫茫。万般心,千点泪,泣兰堂。

(0)

浣溪沙·其六

兰沐初休曲槛前,暖风迟日洗头天,湿云新敛未梳蝉。

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此时模样不禁怜。

(0)

戏赠灵澈上人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0)

七言·其一○一

谁知神水玉华池,中有长生性命基。

运用须凭龙与虎,抽添全藉坎兼离。

晨昏点尽黄金粉,顷刻修成玉石脂。

斋戒饵之千日后,等闲轻举上云梯。

(0)

游崔监丞城南别业

门与青山近,青山复几重。

雪融皇子岸,春浥翠微峰。

地有经冬草,林无未老松。

竹寒溪隔寺,晴日直闻钟。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