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寄郑助教》
《奉寄郑助教》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海国霜寒断雁飞,五门何处整朝衣。

凤台月色空中白,长乐钟声马上微。

中岁一官仍独冷,西胶三礼似应稀。

杜陵别后襟期少,谁共樽中醉落晖。

(0)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奉寄郑助教》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京城景象。首句“海国霜寒断雁飞”,以海国比喻京城,通过霜寒和断雁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次句“五门何处整朝衣”,暗示了郑助教在繁忙的朝廷中忙碌的身影,以及诗人对他的思念。

第三句“凤台月色空中白”,借月光的皎洁,烘托出凤台(可能指皇宫或学府)的宁静,与前文的朝堂之冷形成对比。第四句“长乐钟声马上微”,进一步描绘了京城的特色,长乐宫的钟声在马蹄声中显得微弱而遥远,增添了时空的纵深感。

第五、六句“中岁一官仍独冷,西胶三礼似应稀”,表达了诗人对郑助教中年仍处低位的感慨,以及朝廷礼仪的冷清,暗含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对官场世态的批判。

最后两句“杜陵别后襟期少,谁共樽中醉落晖”,诗人回忆与郑助教在杜陵分别后的寥落心情,感叹知音难觅,无人共饮,只能独自面对夕阳西下,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明朝士人的仕途感慨和友情寄托。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马善长设宴思远楼湖船

绿野桥边系短篷,归来微雨湿青骢。

草堂无梦寻康乐,莲社何人忆远公。

海上相逢疑昨日,尊前谈笑自春风。

明朝旧约知谁问,隔岸海棠花正红。

(0)

松雪上人以墨君见似遂托兴而歌之

海水变为酒,尽醉蓬莱客。

骊龙与翠蛟,各饮三千石。

众影行月光,云气浮天白。

仙人久不归,瑶草年年碧。

(0)

吉州道中三首·其二

行尽高山涉水涯,仙家缥渺隔明霞。

扬鞭笑指桃源路,不用扁舟溯落花。

(0)

昱关行

昱关铁骑争驰突,白羽红翎送金镝。

可怜五岭之中间,朽骨茫茫照寒日。

贼徒散走东南回,却倚黄连足坚壁。

四面长围筑已成,炮架崔巍向城立。

自知九死不一生,犹捲朱旗战原隰。

君不见韩将军,陷阵常呼万人敌,我当从之斩妖贼。

(0)

至顺四年四月九日同王叔能柳道传胡古愚游天平山次古愚韵

松门一径度萧森,门外澄渊得重临。

翠木斩新随地长,白云依旧在山深。

泉分茗碗来岩隙,香起熏炉出殿阴。

篆墨题名志崖石,忘形容我亚冠簪。

(0)

过发冠女仙庙

天上香云拥碧鬟,山中大药驻红颜。

千年仙去空尘土,半夜月明闻佩环。

芳草不知前度绿,古苔浑似旧袍斑。

自怜轩冕驰驱者,目送浮云不得閒。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