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赘无端厕裸群,飞而食肉愧将军。
须知我辈痴真绝,所惜先时道未闻。
浦潦城霾相激薄,妙山佳树与因温。
更谁可许从旁著,读此离奇太玉文。
疣赘无端厕裸群,飞而食肉愧将军。
须知我辈痴真绝,所惜先时道未闻。
浦潦城霾相激薄,妙山佳树与因温。
更谁可许从旁著,读此离奇太玉文。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反思。首句“疣赘无端厕裸群,飞而食肉愧将军”以比喻的手法,将社会中的某些不公和丑陋现象比作“疣赘”,它们混迹于“裸群”之中,如同苍蝇般飞来觅食,却自愧不如真正的“将军”。这里,“将军”象征着公正、力量与领导力,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正义缺失的忧虑。
接着,“须知我辈痴真绝,所惜先时道未闻”两句,诗人自省其人,认为自己虽愚钝但真诚,遗憾的是在先贤之道尚未普及之时,未能及时领悟并传播。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智慧传承的重视以及对自身未能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发挥应有作用的惋惜。
后两句“浦潦城霾相激薄,妙山佳树与因温”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通过“浦潦”(水边的积水)与“城霾”(城市的雾霾)的对比,暗示了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的冲突,同时也隐喻了社会风气的污浊与清新之间的对立。而“妙山佳树与因温”则描绘了美好自然的景象,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更谁可许从旁著,读此离奇太玉文”一句,诗人提出疑问,似乎在寻找能够理解或共鸣的人,希望有人能解读这复杂而又独特的人生哲学,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深刻思想交流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也体现了其对道德、智慧、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语言精炼,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是清代诗歌中值得品味的一篇佳作。
汉代诸经师,一一得传授。
君学谨派别,原本初讲究。
一目下十行,毫发悉穿透。
微言洞窾会,善发昔人覆。
楮墨鉴古刻,灭烛能辨臭。
偶逢谑浪虐,终得芳润漱。
爱憎不入时,针石起颠踣。
大节尤过人,五十终哀疚。
门庭绝纤埃,廉介无苟就。
听嫌直如弦,险道屡颠仆。
颠仆不肯回,仍纠俗纰缪。
欲杀皆庸流,吾敢同众诟。
他日念斯人,文林应俎豆。
炮车轰天白日烧,阚如虓虎军声鏖。
天威所到心胆堕,霜刃未交敌垒破。
尘漫漫,大风起。鼓不绝,马逸不能止。
穷寇解甲降,巨憝抱鞍死。皇帝曰嘻,武不可究。
罪不斯得,矧敢多又。旦日将军来,幕府上功簿。
峨峨甲仗高于山,孳畜谷量不知数。
天子受贺军门开,山呼万岁声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