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归偶成·其二》
《思归偶成·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杜鹃一自听天津,南北纷纷患转深。

备谨彻桑征戍事,忧形恤纬老臣心。

惊闻边信多蛮语,喜动乡情带楚音。

若得君王放归去,便陪莲社访东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思归偶成(其二)》。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乡愁和对国家动荡不安局势的忧虑。

"杜鹃一自听天津,南北纷纷患转深。" 这两句描绘出战乱频仍、边疆多事的时代背景,"杜鹃"指的是边塞之地的鸣叫,而"南北纷纷患转深"则是战争连绵不断,国家处于动荡之中。

"备谨彻桑征戍事,忧形恤纬老臣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战事的关切,以及对年迈老臣的同情和敬意。"备谨"表示小心翼翼地处理事情,而"忧形恤纬"则是担忧国家之忧,怜悯那些为国操劳的老臣。

"惊闻边信多蛮语,喜动乡情带楚音。" 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边疆战事不断、异族语言混杂的困扰,但同时也激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喜动乡情"体现了诗人强烈的归属感。

"若得君王放归去,便陪莲社访东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愿望,一旦获得皇帝的恩准回家,就要去参加田间的农事,与友人一同探访田园,享受平静的乡村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国家动乱和个人归乡愿望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惠楙吉水轩二首·其二

练练迎朝霁,漻漻卷夜氛。

挽河半天落,贮月一瓢分。

荡胸饱新授,洗耳浣昔闻。

谁知望梅者,肺渴已如焚。

(0)

安仁县有大第一区官兵纵暴主人谷氏避不敢居三年矣县尹常馆过客于第中赋主人避地二首·其二

华榱翠桷刻蛟螭,蒿艾不剪与户齐。

野鼠群行昼蹑壁,山鬼一脚夜撼扉。

胡骑扫迹今已非,官兵纵暴来无时。

千炷眈眈四壁立,主人避地何时归。

(0)

再过天长寺二首·其一

岩姿露天巧,地胜延隙光。

鲸怒四海斗,蜗跧一身藏。

逃空真乐见,憩寂幽梦长。

灯暗不复续,卧看月侵床。

(0)

思贤堂萧君筑室江上馆李先之先之既没李伯纪其堂曰思贤云二首·其二

相国开藩日,抠衣放鹢时。

碧油来弭节,彩笔坐题诗。

有客皆如此,知君更不疑。

相逢一笑喜,空恨十年迟。

(0)

再和·其二

沙平雪漫水涵空,路入千岩紫翠中。

村远微明渔舍火,楼高斜矗酒旗风。

可怜方外狂司马,来伴田中一秃翁。

南北相望三十载,心期不改断金同。

(0)

游百岩

当年匹马度荒村,青眼相逢是此君。

重到故乡归兴动,一竿风月对何人。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