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靥分霞,莲跗叠雪,比翼丹凤来过。
剪破玉梅亭畔,一幅红罗。
平分东西娘子位,莫争大小状元科。
隋宫里,窈窕绛仙,芳名改唤双荷。怜他。
珠蕾并,相思豆,休教错喂鹦哥。
总把流霞劝我,对引红螺。
似嫌一点胭脂小,动人春色直须多。
宜男子,偷系镂金裙带,晕了梨涡。
杏靥分霞,莲跗叠雪,比翼丹凤来过。
剪破玉梅亭畔,一幅红罗。
平分东西娘子位,莫争大小状元科。
隋宫里,窈窕绛仙,芳名改唤双荷。怜他。
珠蕾并,相思豆,休教错喂鹦哥。
总把流霞劝我,对引红螺。
似嫌一点胭脂小,动人春色直须多。
宜男子,偷系镂金裙带,晕了梨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宫廷景象,以杏花和莲花的美丽比喻两位女子的容貌,她们如同比翼双飞的丹凤,降临在玉梅亭旁,犹如一幅红罗画卷。诗人将她们分别比作东西娘子,暗示着地位平等,同时也提及状元科的竞争,暗示着才情的较量。
诗中提到的“隋宫”和“窈窕绛仙”,增添了历史的韵味,而她们的新名字“双荷”则寓意着姐妹般的和谐。接下来,诗人细腻地描述了她们的青春与情感,不希望她们的相思之情被误传给鹦鹉,而是希望她们能彼此倾诉,共同分享流年。
诗人还赞美了她们的美丽,认为她们的胭脂虽少,但春色却动人,足以吸引男子的目光。最后,他想象男子偷偷系上她们的镂金裙带,那轻盈的动作甚至让女子的笑容都显得更加迷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两位女子的风采和她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词中对于女性美的独特欣赏和情感表达。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