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波航口水茫茫,东丹山头云漠漠。
百年哀怨未消残,一卷遗音疑可作。
布衣何事与国家,志士不忘在沟壑。
平生许剑爱勾馀,墓树西靡应如昨。
我歌大招词,足感横江鹤。
所惜夜悲歌,十九已沦落。
不波航口水茫茫,东丹山头云漠漠。
百年哀怨未消残,一卷遗音疑可作。
布衣何事与国家,志士不忘在沟壑。
平生许剑爱勾馀,墓树西靡应如昨。
我歌大招词,足感横江鹤。
所惜夜悲歌,十九已沦落。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读方子留诗》。全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古代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坚守。诗中通过“不波航口水茫茫”、“东丹山头云漠漠”的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忧郁沉重的氛围,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人物内心的孤寂。
“百年哀怨未消残,一卷遗音疑可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那些未了的哀怨和遗憾的深切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思考。接下来的“布衣何事与国家,志士不忘在沟壑”两句,直抒胸臆,强调了普通百姓与志士仁人在国家兴亡中的角色与责任,以及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
“平生许剑爱勾馀,墓树西靡应如昨”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一位志士的生前誓言与身后景象,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对逝去英雄的怀念。最后,“我歌大招词,足感横江鹤。所惜夜悲歌,十九已沦落”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对他们的命运感到深深的惋惜和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
宣南士夫迹已扫,内城暴贵多朱门。
苓通更帝局翻覆,朝来夕窜今几存。
飘摇风雨野鸟入,啄食遗子声暗吞。
我去旧京三十载,江海回首愁高阍。
晚落穷边齧冰雪,养疴移地蒙天恩。
今来僦居到城北,街市冷落如荒村。
宫墙临道耿疏木,萧萧脱叶相追奔。
景山崇隆俨华盖,五亭耸出高棱尊。
光景苍凉暮气合,颓阳挂树凄心魂。
龙霄金丽忽我隔,天留此地销黄昏。
沉沉一抹影倦目,春明旧梦难重温。
繁冤苦恨不可诉,付与万古残鸦痕。
《自来官京朝者皆居宣武门外屋宇湫隘依然寒士家风所谓南城士大夫也国变后王侯第宅皆易新主速化者率居东西内城然盛衰不常倏焉灭迹予因病请急来京僦居景山下盖有不胜今昔之感者爰成长句一首》【清·陈曾寿】宣南士夫迹已扫,内城暴贵多朱门。苓通更帝局翻覆,朝来夕窜今几存。飘摇风雨野鸟入,啄食遗子声暗吞。我去旧京三十载,江海回首愁高阍。晚落穷边齧冰雪,养疴移地蒙天恩。今来僦居到城北,街市冷落如荒村。宫墙临道耿疏木,萧萧脱叶相追奔。景山崇隆俨华盖,五亭耸出高棱尊。光景苍凉暮气合,颓阳挂树凄心魂。龙霄金丽忽我隔,天留此地销黄昏。沉沉一抹影倦目,春明旧梦难重温。繁冤苦恨不可诉,付与万古残鸦痕。
https://shici.929r.com/shici/Yq3dU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