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序权居北,占星壁在东。
斯干歌翰苑,于乐鬯儒风。
改殿当年异,登瀛此日同。
三台司道筦,二老亮天功。
乐具《卿云》奏,筵开《湛露》融。
底希光旧史,长此赞微躬。
抚序权居北,占星壁在东。
斯干歌翰苑,于乐鬯儒风。
改殿当年异,登瀛此日同。
三台司道筦,二老亮天功。
乐具《卿云》奏,筵开《湛露》融。
底希光旧史,长此赞微躬。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帝弘历所作,描绘了翰林院的重建与皇帝的临幸盛况。首联“抚序权居北,占星壁在东”点出翰林院的位置,北面负责政务,东墙则象征着星辰和学问。接着,“斯干歌翰苑,于乐鬯儒风”赞美翰林院作为文化教育的中心,音乐与学术气息浓厚。
“改殿当年异,登瀛此日同”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昔日的改变与今日的共享同一盛事。乾隆帝强调翰林院的重要角色,如“三台司道筦,二老亮天功”,意指翰林院官员管理国家事务,为国家贡献卓著。
“乐具《卿云》奏,筵开《湛露》融”描述了宴会的欢乐气氛,音乐悠扬,酒宴融洽。最后两句“底希光旧史,长此赞微躬”表达对翰林院历史的尊重,以及期望这种文化光芒长久照耀,为皇帝个人的德行增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典雅的词句,展现了乾隆帝对翰林院的重视和对其文化传承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文人学士的赞赏。
佳士欣相识,吟边问姓名。
官为三语掾,诗到五言城。
野客可怜我,故人烦寄声。
白头归故隐,秋后会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