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柳门前,扁舟自远,隔江风雨。盟沤细语。
采蘋花寄将去。
并刀休剪吴淞水,怕难剪离愁万缕。
怅翠泥落尽,朱楼重闭,燕子归路。延伫。相逢处。
记绿阴浓遍,画廊鹦鹉。旧时月冷,玉箫声在何许。
黄昏读曲双红豆,问头白、词人怨否。
岁华晚、酒未醒,今夜又是愁度。
短柳门前,扁舟自远,隔江风雨。盟沤细语。
采蘋花寄将去。
并刀休剪吴淞水,怕难剪离愁万缕。
怅翠泥落尽,朱楼重闭,燕子归路。延伫。相逢处。
记绿阴浓遍,画廊鹦鹉。旧时月冷,玉箫声在何许。
黄昏读曲双红豆,问头白、词人怨否。
岁华晚、酒未醒,今夜又是愁度。
这首《月下笛》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深情的画面。
首先,开篇“短柳门前,扁舟自远,隔江风雨”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幽深的氛围。短柳与扁舟,构成了一幅静美的画面,而“隔江风雨”则为这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与神秘感。接着,“盟沤细语。采蘋花寄将去”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诗人与远方友人的深情交流,通过采蘋花这一意象,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并刀休剪吴淞水,怕难剪离愁万缕”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并刀难以剪断吴淞水来象征离愁的难以割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离愁的深深忧虑和无奈。接下来,“怅翠泥落尽,朱楼重闭,燕子归路”几句,通过描写翠泥的消逝、朱楼的关闭以及燕子的归巢,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孤寂与哀愁。
“延伫。相逢处。记绿阴浓遍,画廊鹦鹉”几句,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场景,绿阴浓密,画廊中的鹦鹉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这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更增添了当前离愁的沉重。
“旧时月冷,玉箫声在何许”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月色与现在的寒冷,以及对玉箫声的追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黄昏读曲双红豆,问头白、词人怨否。岁华晚、酒未醒,今夜又是愁度”几句,诗人借黄昏时分读曲、红豆、酒未醒等意象,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当前愁绪的深切感受。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回忆、哀愁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