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过信阳来,景物殊呰窳。
河南比鄂南,风土判良楛。
遂平房子国,周衰迁于楚。
中原若无人,鲸吞无所阻。
唐时平淮西,易名遂千古。
城西嵖岈山,战场今莽卤。
谁知五日间,此地复焦土!
强寇回霍邱,处处惊鼙鼓。
俯仰天地非,人民入刀俎。
呜呼十馀年,水火民何苦!
自过信阳来,景物殊呰窳。
河南比鄂南,风土判良楛。
遂平房子国,周衰迁于楚。
中原若无人,鲸吞无所阻。
唐时平淮西,易名遂千古。
城西嵖岈山,战场今莽卤。
谁知五日间,此地复焦土!
强寇回霍邱,处处惊鼙鼓。
俯仰天地非,人民入刀俎。
呜呼十馀年,水火民何苦!
这首诗名为《过遂平县》,是清代诗人洪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自信阳前往遂平县途中所见的景物与风土人情,以及对历史变迁和战争带来的破坏的感慨。
首句“自过信阳来,景物殊呰窳”,诗人从信阳出发,沿途所见的景色与往常大不相同,暗示了即将进入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接着,“河南比鄂南,风土判良楛”通过对比河南与鄂南的风土人情,强调了地域差异之大。
“遂平房子国,周衰迁于楚。中原若无人,鲸吞无所阻”三句,诗人追溯遂平县的历史渊源,提到周朝末期遂平曾为子国,后因中原地区无人抵抗而被楚国吞并。这里暗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唐时平淮西,易名遂千古”则点明了遂平县名的由来,唐朝平定淮西叛乱后,遂平县名得以留存至今,成为历史的见证。
“城西嵖岈山,战场今莽卤”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遂平县内的嵖岈山,指出这里曾是战场,如今荒凉一片,满目疮痍。
“谁知五日间,此地复焦土!”表达了对战争破坏的痛心,短短五天时间,遂平县的土地再次化为焦土。
“强寇回霍邱,处处惊鼙鼓”描述了强敌入侵霍邱的情景,使得整个区域都笼罩在战鼓声中,充满了紧张与恐惧。
“俯仰天地非,人民入刀俎”感叹于天地间的巨大变化,人民如同落入刀俎之间,命运悲惨。
“呜呼十馀年,水火民何苦!”最后,诗人发出深沉的叹息,感慨过去十余年间,百姓饱受水灾、火灾之苦,生活艰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遂平县的历史变迁与战争带来的破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积雨晦皋陆,我车不可前。
徘徊望北墅,迤逦横云烟。
退坐草堂下,篱菊灿且妍。
节物忽将改,引杯吟太元。
微醉体亦倦,梦谒九华天。
仙人中麓子,揖予出素编。
云是广成撰,孰能叩其筌。
忆昔魏伯阳,谓我骨当仙。
苦逐世人好,落魄武亭川。
缘业殆将满,数命或有然。
始思饮刀圭,却老觅长年。
语既执我手,欢笑极周旋。
振袖出两药,光如朝日鲜。
挹彼松露下,同吞各一圆。
五内倏清爽,神采非昔焉。
我居太白下,君庐太山颠。
采芝拾瑶草,餐玉茹井莲。
欲会但瞬息,跨鹤何翩翩。
赤松作参伍,玉女侍几筵。
翛然万物表,世网安可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