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副枢吴谏议寄题广化寺东轩》
《和副枢吴谏议寄题广化寺东轩》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净居高出四禅天,更对伊嵩辟广轩。

塔耸千花依鹫岭,舟浮一叶上龙门。

云藏古木当危槛,风递疏钟过远村。

我有草堂南涧口,一回西望一销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雅脱俗的佛寺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广化寺东轩的壮丽与宁静之美。文彦博以“净居高出四禅天”开篇,巧妙地将广化寺置于超凡脱俗的境界之中,暗示其精神上的崇高与超越。接着,“更对伊嵩辟广轩”,进一步强调了寺宇的地理位置之优越,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

“塔耸千花依鹫岭,舟浮一叶上龙门”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佛塔在繁花簇拥中挺立于鹫岭之巅的壮观景象,另一方面则以“舟浮一叶上龙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云藏古木当危槛,风递疏钟过远村”则将视角转向更为细致的自然景观与听觉体验。云雾缭绕中的古木,与危栏相映成趣,而远处村落传来的稀疏钟声,更添了几分禅意与宁静。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最后,“我有草堂南涧口,一回西望一销魂”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广化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深深眷恋之情。草堂南涧口,既是诗人的居住之所,也是他心灵的归宿。每当西望此景,便能感受到心灵的洗涤与净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广化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融合的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赠古鉴相士

以古为名便异今,况能有鉴照人心。

旧闻古鉴知兴替,借与清朝献六箴。

(0)

己未秋杪虏骑云扰圣主神断斥逐元奸台臣始有抨弹之疏因成二绝一惜言者之后时二愿局面之坚凝也·其一失晓鸡

窗纸暾红枕上知,破寒初听一声鸡。

虽无风雨潇潇度,也胜邻家晓不啼。

(0)

题柳溪别墅

雨霁风和不动尘,柳边携酒赏晴春。

频来溪鸟浑相识,度水穿花不避人。

(0)

居官

幸喜居官事不多,庭空吏散雀堪罗。

近来转觉诗朋少,谁肯高轩为我过。

(0)

题英州金山寺壁·其一

莫遣韝鹰饱一呼,将军谁志灭匈奴。

年来万事灰人意,只有看山眼不枯。

(0)

柳梢青·其二送吕子绍守峡

楚天清绝。苇岸兰汀,素秋时节。

帘卷湘鬟,香飞云篆,叵看轻别。

明朝底处关山,算总是、愁花恨月。

白马江寒,黄牛峡静,小梅初彻。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