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摇苍烟,百滩度流水。
下有骑驴人,萧萧吹冻耳。
万壑摇苍烟,百滩度流水。
下有骑驴人,萧萧吹冻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万壑摇苍烟,百滩度流水",开篇即以“万壑”和“百滩”展现山川的广阔与河流的蜿蜒,而“苍烟”和“流水”则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层次感,仿佛让读者置身于那云雾缭绕、溪流潺潺的自然之中。
接着,“下有骑驴人,萧萧吹冻耳”,诗人巧妙地将人物引入这幅画中,一个骑着驴子的旅人在寒风中前行,他的耳朵被风吹得瑟瑟作响。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旅行的艰辛与孤独,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静谧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北省春夏旱,赤地愁千里。
天恩大转旋,稍救疮痏起。
江南春夏丰,米斗数钱耳。
秋潮继以虫,谷㿜顿踊贵。
南如幸遇丰,撙节庶有恃。
昔乃不知惜,今则叹乏矣。
北如常忆旱,薄收亦胜彼。
仍嗟麦价腾,祁寒怨无已。
赈恤吾不靳,沟壑可坐视。
调剂贵有方,一一亲示指。
户口日以孳,孰不资食米。
受丰不受歉,民艰固其理。
弗辱在知足,弗殆在知止。
设退一步思,道德合深旨。
虽然言之易,所难在践履。
二酋必欲得,吾亦未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