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北省春夏旱,赤地愁千里。

天恩大转旋,稍救疮痏起。

江南春夏丰,米斗数钱耳。

秋潮继以虫,谷㿜顿踊贵。

南如幸遇丰,撙节庶有恃。

昔乃不知惜,今则叹乏矣。

北如常忆旱,薄收亦胜彼。

仍嗟麦价腾,祁寒怨无已。

赈恤吾不靳,沟壑可坐视。

调剂贵有方,一一亲示指。

户口日以孳,孰不资食米。

受丰不受歉,民艰固其理。

弗辱在知足,弗殆在知止。

设退一步思,道德合深旨。

虽然言之易,所难在践履。

二酋必欲得,吾亦未免此。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即事》。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南北地区因干旱与丰收年份差异导致的粮食价格波动和民众生活困苦的问题。

首四句“北省春夏旱,赤地愁千里。天恩大转旋,稍救疮痏起。”描绘了北方地区因干旱而造成的严重饥荒景象,表达了对上天降下的恩泽能稍微缓解灾情的期待。

接着,“江南春夏丰,米斗数钱耳。秋潮继以虫,谷价顿踊贵。”描述了南方地区因丰收而粮食价格低廉的情况,但随后因虫害导致粮食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生活压力。

“南如幸遇丰,撙节庶有恃。昔乃不知惜,今则叹乏矣。”表达了对南方地区因丰收而能维持生计的庆幸,同时也反思过去对粮食的浪费,现在却感到粮食短缺的痛苦。

“北如常忆旱,薄收亦胜彼。仍嗟麦价腾,祁寒怨无已。”强调了北方地区即使收成微薄也比不上南方的困境,同时对麦价上涨和严寒天气表示无奈和抱怨。

“赈恤吾不靳,沟壑可坐视。调剂贵有方,一一亲示指。”表达了作为君主的责任感,承诺会尽力救济受灾民众,并强调了合理调配资源的重要性。

“户口日以孳,孰不资食米。受丰不受歉,民艰固其理。”指出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之间的矛盾,强调了民众在丰年与歉年面临的不同生活状况。

“弗辱在知足,弗殆在知止。设退一步思,道德合深旨。”提倡知足常乐,避免过度消费,从道德层面思考问题,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虽然言之易,所难在践履。二酋必欲得,吾亦未免此。”表达了尽管道理容易理解,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充满困难,作为君主,他也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陈君祥参政挽诗

混一谋猷早,承平属任繁。

躬行儒不及,阴德狱无冤。

草木知遗爱,人林痛达尊。

双珠掌中见,宦业绍家门。

(0)

社集陈行之家不能往分韵得几字

气如牵丝汗如水,小窗长凭乌皮几。

六合一甑蒸雨山,矫然欠伸望诗垒。

城南城北三十里,出门何之茧余趾。

平生投辖是谁家,岂不相寻醉乡里。

昨朝疏食常见邀,已怕青鞋在泥滓。

高堂众彦集清风,脱略边幅去臧否。

况我从来有成约,往又不勇嗟委靡。

江湖虽宽暑雨深,彼蒲与荷美人美。

安得提携冰雪仙,直上虚空驰騄駬。

(0)

次马唐卿与高参政八诗·其七

编氓召往役,破产纳宫中。

吁嗟不均患,兼并遂成风。

义米可救弊,上下当齐同。

譬如山有林,众木成其丛。

(0)

题陆氏晓嶂图

平生王马曹,爽气在今朝。

未了山林事,人之意也消。

(0)

题林彦达临老米云山

海岳山前路不分,无穷天地几氤氲。

形形色色今犹古,长待幽人卧白云。

(0)

令狐学士金莲图

九天光彩动金闺,辇路风香树影齐。

却笑汉家恩数薄,只教天禄待青藜。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