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霜晴》
《霜晴》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霜晴暖意融,閒步日阴中。

摘菊惊黄蝶,移葵堕碧虫。

不因机偶动,但见色俱同。

天地诗人少,谁怜有此翁。

(0)
翻译
霜后的晴天带来温暖,悠闲地漫步在阴凉的阳光下。
随手摘下菊花,却惊飞了黄色的蝴蝶;移动葵花,绿色的虫子掉了下来。
不是因为机械或偶然的触动,只是看到万物的颜色都相同。
世间诗人心中少,又有谁能怜惜这孤独的老者。
注释
霜:降霜后的。
晴:晴朗。
暖意:温暖的感觉。
融:融化。
閒步:悠闲地散步。
日阴:阴凉的阳光。
摘:采摘。
黄蝶:黄色的蝴蝶。
移:移动。
堕:掉落。
机偶:机械或偶然。
色俱同:万物颜色相同。
天地:天地之间。
诗人:诗人。
少:稀少。
怜:怜悯。
翁:老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在凉爽的秋日里散步,感受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的跳动。"霜晴暖意融"表达了秋天特有的气候之美,既有凉爽之意,又不失温和。"閒步日阴中"则是诗人在这样宜人的天气中,悠然自得地漫步于自然之中。

"摘菊惊黄蝶"写出了诗人在采撷菊花时,不经意间惊起了栖息其上的黄色蝴蝶。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敏锐感受力和对自然界生命活动的尊重。而"移葵堕碧虫"则是说诗人在转移草木时,不小心间坠落了一只青色的虫子,这些动作都是那么细腻而不经意。

"不因机偶动,但见色俱同"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态度,他并非刻意去干预自然,只是在观察中发现万物一体,色彩相融。这里的“色”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种颜色和景象,而“俱同”则强调了一切都在诗人眼里变得统一无差。

最后两句"天地诗人少,谁怜有此翁"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诗人感到像他这样能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的诗人实在太少了,而他自己的这种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是否会有人理解和怜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闲适与自然的交融,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审美情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将进酒

年少不再得,朱颜易凋零。

春浓不作赏春去,春风亦笑人无情。

平湖照天浮醁醽,湖边柳色蛾眉青。

远山空翠尽烟淡,扁舟画舸何纵横。

金壶有酒君且倾,桑田屡变湖边亭。

人生得意且酣畅,羲和六辔无停行。

我吹玉箫对杨柳,君当长歌更挥手。

意阑酒尽各自归,荣辱于人复何有。

神仙休鍊九转丹,焦身苦思良为难。

不如逢春对酒但适意,且与笑乐开心颜。

(0)

杨花曲

垂杨飞白花,飘飘万里去。

多情蜂蝶乱追随,不问依栖向何处。

人生漂泊无定踪,一似杨花趁暖风。

今朝马足西边去,明日车轮又向东。

可怜不识归来路,一去江山千万重。

杨花本是无情物,懊恼人生在客中。

(0)

祝忘忧居士寿

酷似燕山窦十郎,灵椿初老桂枝芳。

两朝厚遇垂千稔,一日清明满四方。

玉佩丁东照兰省,斑衣摇曳悦萱堂。

他年参到平常处,便是长生不老乡。

(0)

望湖亭读坡仙诗景仰高风重题四韵

不识眉山苏学士,望湖亭上忆高风。

心胸自可吞彭蠡,眉宇何如见华峰。

旧日题诗留篆刻,平生为国守精忠。

文章千古谁能似,湖水滔滔日向东。

(0)

寄刘尚书子高

几回献赋登青琐,一笑还山卧紫烟。

诰命已荣天子赐,文章犹重世人传。

玄都任种桃千树,栗里宜耕秫满田。

久仰高名誇盛业,却惭疏懒负华年。

(0)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其十四孤松老鹤

城郭依前岁月非,巢空云冷影相依。

长松月落天风远,时向青山尽处飞。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