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晴暖意融,閒步日阴中。
摘菊惊黄蝶,移葵堕碧虫。
不因机偶动,但见色俱同。
天地诗人少,谁怜有此翁。
霜晴暖意融,閒步日阴中。
摘菊惊黄蝶,移葵堕碧虫。
不因机偶动,但见色俱同。
天地诗人少,谁怜有此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在凉爽的秋日里散步,感受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的跳动。"霜晴暖意融"表达了秋天特有的气候之美,既有凉爽之意,又不失温和。"閒步日阴中"则是诗人在这样宜人的天气中,悠然自得地漫步于自然之中。
"摘菊惊黄蝶"写出了诗人在采撷菊花时,不经意间惊起了栖息其上的黄色蝴蝶。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敏锐感受力和对自然界生命活动的尊重。而"移葵堕碧虫"则是说诗人在转移草木时,不小心间坠落了一只青色的虫子,这些动作都是那么细腻而不经意。
"不因机偶动,但见色俱同"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态度,他并非刻意去干预自然,只是在观察中发现万物一体,色彩相融。这里的“色”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种颜色和景象,而“俱同”则强调了一切都在诗人眼里变得统一无差。
最后两句"天地诗人少,谁怜有此翁"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诗人感到像他这样能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的诗人实在太少了,而他自己的这种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是否会有人理解和怜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闲适与自然的交融,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审美情怀。
年少不再得,朱颜易凋零。
春浓不作赏春去,春风亦笑人无情。
平湖照天浮醁醽,湖边柳色蛾眉青。
远山空翠尽烟淡,扁舟画舸何纵横。
金壶有酒君且倾,桑田屡变湖边亭。
人生得意且酣畅,羲和六辔无停行。
我吹玉箫对杨柳,君当长歌更挥手。
意阑酒尽各自归,荣辱于人复何有。
神仙休鍊九转丹,焦身苦思良为难。
不如逢春对酒但适意,且与笑乐开心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