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长江上,何人笑语同。
月依临浦树,云逐渡江风。
短发明灯下,浮生大梦中。
却怜河汉水,咫尺不相通。
夜泊长江上,何人笑语同。
月依临浦树,云逐渡江风。
短发明灯下,浮生大梦中。
却怜河汉水,咫尺不相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停泊在长江之上,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首联“夜泊长江上,何人笑语同”,开篇即点出诗人身处孤舟,四周寂静,只有长江流水的声音相伴,内心不免感到孤独。颔联“月依临浦树,云逐渡江风”运用拟人手法,将月亮和云彩赋予动态,仿佛它们也随着江风在移动,营造了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感,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颈联“短发明灯下,浮生大梦中”,诗人通过“短发”和“明灯”两个意象,表达了岁月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浮生大梦中”的比喻,暗示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尾联“却怜河汉水,咫尺不相通”,诗人由眼前的长江水联想到银河,感叹虽然两者相距不远,但彼此之间却无法沟通。这一联不仅深化了对宇宙广阔与人类渺小的感慨,也隐含着对人与人之间情感隔阂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
问垂弧历载,几番遥祝,举觞华旦,相会良希。
颂以松椿,酌之椒柏,预卜明年百事宜。
春犹浅,趁雪晴梅放,且和新诗。公虽厌直兰闱。
如正色朝端当宁知。
看大廷诸老,争推前席,吾家五祖,自有传衣。
暖律初回,要津立上,卿相时来皆可为。
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南极齐辉。
万里戍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
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
乞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
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天教狂虏灰飞。
更莫问儿郎存血衣。
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
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
从今去,共曲生相约,愿乐清时。
漠漠风烟著野棠,一春多恨雨浪浪。
古榕阴里作寒食,芳草城头过艳阳。
不断山光通百粤,无边春思渺三湘。
伊祁不放花飞尽,露湿蔷薇几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