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戍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
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
乞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
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天教狂虏灰飞。
更莫问儿郎存血衣。
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
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
从今去,共曲生相约,愿乐清时。
万里戍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
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
乞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
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天教狂虏灰飞。
更莫问儿郎存血衣。
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
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
从今去,共曲生相约,愿乐清时。
诗人以万里戍边、八载去家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归属感。"怅中年早历"一句,透露了诗人对于早年从军、历经风霜的感慨。"虎头兵幕"、"豹尾神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壮观与激烈。
"乞得闲身,毋庸多议"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不愿再有过多纷扰。"感荷九重渊听知"则显示出皇恩浩荡之感,是对君王的敬意。
"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一句,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混乱与危急,而"天教狂虏灰飞"则是对战争结束、敌寇被平的喜悦。
"更莫问儿郎存血衣"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安危的关切,不愿再提及战事带来的伤痛。接下来的几句,如"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则是诗人对归乡后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一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隐逸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追求。"从今去,共曲生相约,愿乐清时"则是对未来平静生活的美好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军旅生活和归乡后的简单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和安宁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家庭和友情的珍视。
吴牛行欲老,汉马焉得肥。
筋力不可恃,游子当念归。
昨夜轻雷起风雨,芍药红牙竹栏土。
南庭梅花如杏花,东家残朱涂颊䩉。
萼为裳衣蕊为组,枝为高居干为户。
蛱蝶未生蜂未来,赤身掩敛无金缕。
终然有子当助傅说羹,落亦不学飞燕皇后回风舞。
此意又笑麻姑与王母,勾引何人擗麟脯。
是非方朔谩汉武,只知此桃不知语。
树不著口数,而今言之已莫补,放我浑丹凤皇羽。
尝观陈伯玉,感遇三十篇。
矫矫追古道,粲尔日星悬。
今公岂其后,佳咏久已传。
忆为童子日,早诵锦绣妍。
兹来预官属,而许玩奇编。
明珠三百琲,一一径寸圆。
他人握中有,未获毫发焉。
家贫敢怀宝,况近骊龙渊。
又畏风雨作,神物不得全。
再拜捧明月,长跪还席前。
刘累死,龙不驯。世间士,不识真。有真物,实去人。
或在山,亦隐鳞。或多孙,出水滨。
奋雷轰轰万里春,厚土坼裂穷蛰振。
牙甲戢戢不可数,刬掘谁怕天公嗔。
煮之桉酒美如玉,甘脆入齿馋流津。
荆吴易得梁宋少,二年不食思无因。
岂意今朝忽有遗,不忍独飨呼吾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