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仁先于直庐检得景文诚遗茗分啜同人有诗纪事感痛辄和》
《仁先于直庐检得景文诚遗茗分啜同人有诗纪事感痛辄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行园持橐人两三,板屋寻丈如僧龛。

景翁老健癖茗饮,亲点分啜资雄谈。

再期肝脾尚此味,坐处形影成优昙。

手临真草忍检视,尘积能免供饥蟫。

吾宗思旧宝残剩,发匮旦旦勤搜探。

闻香无意得龙焙,汲戆盖猛随咀含。

吾曹赋性习茶蓼,敢说苦硬终回甘?

故人精爽俨临上,饮此后死容无惭。

君诗沉哀积百感,三复脸泫吾何堪。

此茶隔海谁所致,七鲲身近闽东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园中与友人品茗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与文化气息。诗中的“行园持橐人两三”描绘了在园中聚集的两三好友,他们围坐在简陋的板屋里,如同僧侣般静心品茗。景翁老而健壮,嗜好饮茶,亲自为众人分茶,以助谈兴。这种场景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

“再期肝脾尚此味,坐处形影成优昙”,表达了对茶味的深深眷恋,即使时光流逝,茶香依旧能唤起往日的记忆。手临真草,即指书写,诗人通过写字来品味茶香,尘埃堆积也难以抵挡对茶的喜爱,仿佛茶成了抵抗时间侵蚀的力量。

“吾宗思旧宝残剩,发匮旦旦勤搜探”,体现了对茶文化的珍视与传承,即使茶已不多,也要不断寻找,以保持这份传统。闻香无意得龙焙,汲戆盖猛随咀含,描述了对茶的热爱与追求,即使是普通的茶也能品出其中的韵味。

“吾曹赋性习茶蓼,敢说苦硬终回甘?”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能从中找到甜美的一面。故人精爽俨临上,饮此后死容无惭,是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敬意,饮此茶后,即使离世,也无遗憾。

“君诗沉哀积百感,三复脸泫吾何堪”,是对朋友诗歌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共鸣,读之让人动容。最后,“此茶隔海谁所致,七鲲身近闽东南”,则将话题引向远方,表达了对远方友人赠茶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情与哲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寒鸦词

寒鸦来时九月天,黄梁萧萧人刈田。

啼声清哀晚纷泊,迭和群音和且乐。

朋飞聚噪动百千,颈腹如霜双翅玄。

风高日落田中至,部队崩腾钲鼓沸。

高林古道榆柳郊,落叶晴霜荆棘地。

志士朝闻感岁华,田家候尔知寒事。

垄头雪消牛挽犁,荡漾春风吹尔归。

投寒避暖竟何事,长伴燕鸿南北飞。

我滞穷城未知返,为尔年年悲岁晚。

扁舟东下会有期,明年见尔长淮岸。

(0)

局中负暄读书三首·其一

辉辉短景留寒光,重裘不暖贪负阳。

老人背温一体康,我欲持之献天王。

天王九重居明光,玉几翠被女侍傍。

人不我知谓我狂,此心耿耿不敢忘。

岁云暮矣天雨霜,且复持此饮一觞。

(0)

西风

西风吹屋络纬鸣,星河错落已三更。

军城传警万家静,山堂含风遥夜清。

云收纤月映山尽,天转北斗向江倾。

舍南高林栖鹤鹢,危枝高巢雏夜惊。

(0)

杂咏三首·其二

六槐当我庭,春叶密如幄。

朝来南风起,已见萎叶落。

盛衰同时来,岂必待萧索。

鄙哉儿女痴,倩倩情所乐。

(0)

瓜洲谢李德载寄蜂儿木瓜笔

瓜洲萧索秋江渚,西风江岸残红舞。

津亭永夜守青灯,客睡朦胧听江雨。

青樽晓酌遣怀抱,但恨郁郁将谁语。

敲门忽得故人书,洗手开缄见眉宇。

蜂儿肥腻愈风痹,木瓜甘酸轻病股。

铦锋皓管见还愧,老去笔砚生尘土。

北归飘泊亦何事,篙工已束横江橹。

天寒应客太昊墟,当遣何人具鸡黍。

(0)

正月八日坐局沽酒

为问里闾何蹀躞,上元楚俗习张灯。

新春此时最佳处,独我坐曹如定僧。

霜林梦泽苍茫野,烟草江边寂寞城。

小饮未能来唤藁,双眸终日冷如冰。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