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九月七日会大安寺》
《壬子九月七日会大安寺》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萧辰禅宇展疏筵,才去登高二日前。

欲识先期成雅会,要闻清论接英贤。

何须白发喧歌板,自有黄花送酒船。

危阁半空同倚槛,一般重九寂寥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大安寺举办的雅集盛会,时间选在了重阳节前两天,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与节日气息。诗人韩琦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的精心安排与高雅情调。

首句“萧辰禅宇展疏筵”,点明了聚会的地点——大安寺,以及环境的清幽与布置的雅致。“疏筵”二字,既体现了宴会的规模不大,又暗示了环境的开阔与布局的讲究,为后续的活动铺垫了基调。

接着,“才去登高二日前”一句,不仅交代了聚会的时间,还通过“登高”这一传统习俗,暗喻了聚会的时机选择恰到好处,预示着将有一番深意与乐趣。

“欲识先期成雅会,要闻清论接英贤。”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聚会的目的与意义,即为了提前筹备一场高雅的聚会,邀请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嘉宾,共同探讨学问,交流思想,营造了一种学术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氛围。

“何须白发喧歌板,自有黄花送酒船。”这两句则描绘了聚会的场景与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白发”与“黄花”这两个意象,前者象征着年长者的智慧与经验,后者则代表了秋天的美丽与丰收,两者结合,既表达了对老一辈智慧的尊重,也寓意了聚会中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同时,“黄花送酒船”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聚会中的欢愉与畅饮,体现了聚会的轻松愉快与深厚的人情味。

最后,“危阁半空同倚槛,一般重九寂寥天。”这两句以景结情,将聚会的场景与重阳节的背景融为一体。危阁之上,众人一同倚靠栏杆,眺望远方,仿佛与天相接,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聚会的高远意境,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寂寥天”三字,既描绘了天空的宁静与辽阔,也暗示了聚会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宋代文人雅集的独特魅力,以及对自然、文化与友情的珍视与追求。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闺情

女萝飘绿上窗纱,墙角东风燕子斜。

绕遍空庭春寂寂,半帘疏雨落梨花。

(0)

长安见雪

积素凝寒透琐闱,乱铺风片转辉辉。

祥占太史春偏早,曲奏仙郎和更稀。

色映瑶台迷鹤舞,光摇银树失花飞。

玉河堤畔人归晚,带得琼珠满客衣。

(0)

赠黄司勋汝霖

灵山泄玄秘,神泽见龙光。

菁华萃令哲,郁为东南望。

属情羲皇际,秉志班马场。

飞谈捲秋云,敷藻发春光。

鱼鸟浃流观,山水足徜徉。

伊余弄柔翰,纵横靡所匡。

愿以一枝栖,希彼千仞冈。

圆机齐物类,达观等彭殇。

申交谊则殷,引领企来章。

(0)

漫述·其二

刻鹄形犹类,屠龙用不成。

风尘双鬓短,湖海一身轻。

举世都谈道,皇天亦忌名。

好归筑山舍,栖息任阴晴。

(0)

秋兴

西风动高林,竦然惊非昨。

时序迫相催,朱颜日销铄。

素心将谓何,而今乃落落。

进不跻云霄,退不遁丘壑。

栖栖度年华,何时偿宿约。

閒且一登楼,对景引杯酌。

(0)

寓白沙公馆阻海寇四日风利渡海次日抵英利遇陈自所同宿驿西偏

怀归每恨到家迟,迟速乾坤自有期。

孤馆天留三日榻,片时风利一帆飞。

长途有分从羸马,薄酒无钱任典衣。

旧话喜逢贤太守,不妨萍迹驿前扉。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