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山上人房看牡丹》
《别山上人房看牡丹》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净土幻名花,春藏大士家。

药王施法雨,天女散朝霞。

妙相都无染,空香亦自奢。

此真色色界,不是竞繁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山上人房中观赏牡丹的情景,以禅意和自然之美为背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

首句“净土幻名花”,以“净土”象征清静无染的心灵世界,“幻名花”则暗示了牡丹在佛家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即世间万物皆是虚幻,唯有心灵的纯净才是永恒的美。

“春藏大士家”一句,将牡丹与“大士”(菩萨)联系起来,寓意着牡丹如同菩萨般,蕴含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寓示着内在精神的丰富与深邃。

“药王施法雨,天女散朝霞”运用了佛教中的药王菩萨和天女的形象,药王菩萨代表慈悲与疗愈,天女则象征着美丽与吉祥。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佛法的智慧与慈悲。

“妙相都无染,空香亦自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牡丹的形态与香气都是纯净无染的,即使在“空”(佛教中指一切现象的本质为空无)的状态下,也依然保持着其奢华的美感。这不仅是对牡丹本身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净化与提升的一种追求。

最后,“此真色色界,不是竞繁华”点明了真正的美并非在于外在的繁华与竞争,而是在于内心的纯净与自在。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与精神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清净心灵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秋夜舟中作

沽酒黄叶村,炊饭红蓼岸。

居人不孰何,正作渔父看。

渔父我所羡,尚恐不得作。

读书端自痴,游宦亦何乐。

四顾泽茫茫,仰视天离离。

长歌入云去,月落斗未攲。

(0)

雨中登楼望大像

去年寒雨中,骑驴度剑阁。

今年当此时,卧听边城柝。

巍巍千尺像,与我两寂寞。

交游阅四海,此老差可托。

但当频自省,诸恶誓莫作。

时时一凭高,相望要不怍。

桑间戒三宿,坚坐岂渠乐。

却应输老夫,新春买芒屩。

(0)

夜过鲁墟

中夜过鲁墟,船底鸣细浪。

月出菱歌长,林闇绩火壮。

故居不可识,四顾但青嶂。

百年几废兴,抚事一悽怆。

士生本耕稼,时来偶卿相。

功名亦馀事,所勉在素尚。

况吾多难者,久已冥得丧。

微禄行当辞,没身事幽旷。

(0)

饮酒望西山戏咏

太白十诗九言酒,醉翁无诗不说山。

若耶老农识几字,也与二事日相关。

(0)

邻饷

结队同秋穫,连墙听夜舂。

薄持聊共饱,热啜却烦供。

炊玉吴粳美,浮蛆社酒醲。

时平多乐事,莫厌数从容。

(0)

拟岘台观雪

垂虹亭上三更月,拟岘台前清晓雪。

我行万里跨秦吴,此地固应名二绝。

山川灭没雪作海,乱坠天花自成态。

狂歌痛饮豪不除,更忆衔枚驰出塞。

芦摧苇折号饥鸿,欲傅粉墨无良工。

摩挲东绢三叹息,收入放翁诗卷中。

明朝青天行日毂,万瓦生烟失琼玉。

世间成坏本相寻,却看晴山晕眉绿。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