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榛蔓草覆歌梁,知是当年太史堂。
老树映朱疑袖转,远峰浮黛学眉长。
才收文叔名园记,早断香山中令肠。
俛仰新诗渐湮没,无人思旧赋山阳。
荒榛蔓草覆歌梁,知是当年太史堂。
老树映朱疑袖转,远峰浮黛学眉长。
才收文叔名园记,早断香山中令肠。
俛仰新诗渐湮没,无人思旧赋山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处古迹的探访与感慨。首联“荒榛蔓草覆歌梁,知是当年太史堂”以“荒榛蔓草”和“覆歌梁”描绘出遗址的荒凉景象,暗示此处曾是太史堂,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颔联“老树映朱疑袖转,远峰浮黛学眉长”运用比喻手法,将老树比作袖,远峰比作眉,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和谐共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颈联“才收文叔名园记,早断香山中令肠”通过“文叔名园记”和“香山中令肠”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尾联“俛仰新诗渐湮没,无人思旧赋山阳”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孤独与感慨,新诗逐渐被遗忘,无人再吟唱往昔的辉煌,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变迁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和情感深度。
江空水落寒无波,倚天赤壁高嵯峨。
雪堂老苏从二客,携酒夜载扁舟过。
中流扣舷发棹歌,有酒不饮当如何。
鳜鱼三尺脍白雪,临风细酌金叵罗。
酒酣耳热歌再起,直溯空明三百里。
一声孤鹤横江来,明月在天天在水。
酹月呼嫦娥,仰天听天语。
洞箫吹彻广寒秋,却挟飞仙共高举。
人生行乐须及时,昨日少壮今日衰。
功名自昔等炊黍,英雄徒为曹瞒悲。
画史独何心,丹青托千载。
江云山月想登临,仿佛图中见风采。
后来游赏岂乏贤,文章不如元佑前。
万金词赋烂星斗,追逐骚雅光联翩。
先生别去陵谷迁,漠漠宇宙迷荒烟。
临皋鹤梦骨可仙,谁同此乐消闲年。
《赤壁图为胡允中赋》【明·来复】江空水落寒无波,倚天赤壁高嵯峨。雪堂老苏从二客,携酒夜载扁舟过。中流扣舷发棹歌,有酒不饮当如何。鳜鱼三尺脍白雪,临风细酌金叵罗。酒酣耳热歌再起,直溯空明三百里。一声孤鹤横江来,明月在天天在水。酹月呼嫦娥,仰天听天语。洞箫吹彻广寒秋,却挟飞仙共高举。人生行乐须及时,昨日少壮今日衰。功名自昔等炊黍,英雄徒为曹瞒悲。画史独何心,丹青托千载。江云山月想登临,仿佛图中见风采。后来游赏岂乏贤,文章不如元佑前。万金词赋烂星斗,追逐骚雅光联翩。先生别去陵谷迁,漠漠宇宙迷荒烟。临皋鹤梦骨可仙,谁同此乐消闲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R5VRlum.html
庐山瀑布天下闻,白河倒泻千丈云。
长风吼石吹不断,一洗浩劫消尘氛。
我昔浔阳看五老,探湫直上青龙澳。
六月飞涛喷雨来,洒作冰花满晴昊。
是时谪仙邀我锦叠屏,山瓢共酌夸中水霝。
冷光直疑山骨裂,清味不作蛟涎腥。
尔来漫游身已倦,归老芝岩寄淮甸。
枕流三峡杳莫期,高寒每向图中见。
可怜问津之子徒纷纭,高深谁得穷真源。
大千溟渤敛一滴,污潢绝港焉足论。
我知山中有泉无若此,便欲临渊弄清泚。
是非不到烟萝关,两耳尘空何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