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虚心论道玄,宸章特赐起枯禅。
瑞浮云彩来双阙,光映奎文动九天。
蒲座开函风满石,花池洗钵雨添泉。
经驼白马今重到,绝胜摩腾入汉年。
圣主虚心论道玄,宸章特赐起枯禅。
瑞浮云彩来双阙,光映奎文动九天。
蒲座开函风满石,花池洗钵雨添泉。
经驼白马今重到,绝胜摩腾入汉年。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皇帝对佛教文化的重视与推崇。首句“圣主虚心论道玄”,点明了皇帝谦逊的态度以及对道学的深入探讨。接着,“宸章特赐起枯禅”则表明皇帝亲自撰写并颁发诏书,以激励僧侣们恢复修行的热情。
“瑞浮云彩来双阙,光映奎文动九天”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云彩、宫殿、奎文阁(藏书之处)和天空,共同营造出一种祥瑞、庄严的氛围,展现了佛教文化在皇宫中的重要地位。
“蒲座开函风满石,花池洗钵雨添泉”描绘了寺庙内的一幕,蒲座(僧人坐禅的垫子)旁打开经书,清风拂过,石头上似乎都充满了书香;花池中,僧人洗钵时,雨水仿佛为泉水增添了更多的生机。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僧侣们修行的环境与氛围。
最后,“经驼白马今重到,绝胜摩腾入汉年”通过对比,强调了这次访问的重要性。这里提到的“经驼白马”可能是指驮经的马匹,而“摩腾入汉年”则是指东汉时期著名的印度高僧摩诃迦叶(摩腾)首次将佛经带入中国的事件。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当前佛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度肯定和自豪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也体现了明朝皇帝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支持,以及诗人对这一历史时刻的深刻感受。
新市楼头和诗毕,舟师告行仗风力。
谁知大句捷于风,六百里程远追及。
于时我正从韩公,捕逐八荒两翅疾。
乾坤雷琅摆光燄,青莲乐府少陵律。
时虞仙官敕六丁,白日青天起霹雳。
岛瘦郊寒湜籍走,落落人才困驰骤。
终须载笔缚元济,岂惟奋舌诛庭凑。
偶语龙湫窥舑舚,群鬼闻之惊破胆。
不知此特不平鸣,愚儿但妒词何赡。
古人馀韵吁莫追,嗟我与君犹斗险。
书生今日良可哀,有策难上黄金台。
燕赵曾闻古多士,悲歌慷慨安在哉!
空谈横磨十万剑,言者自愤旁人咍。
汉家不出卫霍才,西极天马何时来!
吾祖昔入粤,五世乃始昌。
当时佛抱送,坠地腾佛光。
以寺名厥名,至今留馀庆。
我从海上来,五载离闽疆。
此行访佛迹,再见闽山苍。
闽山连粤山,遥控东南洋。
长蛟率悍类,毒雾遮日光。
安得佛金钟,覆使毋披猖。
欲读金字经,贝叶无遗藏。
谁传神山笔,父老思先皇。
入寺考故名,剔藓残碑旁。
手携石墨归,满路昙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