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都下送辛大之鄂》
《都下送辛大之鄂》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uxiàsòngxīnzhīè
táng / mènghàorán

nánguóxīnshìyánguījiùzhúlín

wèiféngtiáodǐngyòngyǒuchuānxīn

wàngzhětiányuánzàihànyīn

yīnjūnxiāngyáoshìwēiyín

注释
南国:指南方。
辛居士:姓辛的隐士。
言归:决定回归。
旧竹林:古老的竹林寓所。
未逢:还未遇到。
调鼎:施展才能、治理国家。
徒有:只有。
济川心:救世济民的心愿。
予亦:我也。
忘机者:不追求权谋的人。
田园:田园生活。
汉阴:汉水之北,这里代指故乡。
因君:托你的(福)。
故乡去:回到故乡。
遥寄:远远地寄送。
式微吟:表达微小愿望的诗。
翻译
南方的辛居士,决定回归古老的竹林生活。
还未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内心却怀有救世济民的愿望。
我也是一个不追求权谋的人,田园就隐居在汉水之阴。
托你的福,我要回到你的故乡,远远地寄给你一首表达微小愿望的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首句“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表明辛居士有意返回他那座南方的家乡,回到自己熟悉和安逸的竹林中去,这里寄寓着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接着,“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显示了辛居士虽然还未能如愿辞官返乡,但他内心充满了渡过川流、返回家园的情感。这里的“调鼎”是古代官职之一,指的是管理国家财政大权的官员,而“鼎”在此也象征着朝廷和官职;“济川心”则是想要跨越那阻挡归途的河流之情。

第三句“我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表明诗人也是一个对世事已经淡然的人,他的心中有着自己的田园,那些田园位于汉水之南的阴凉之地。这里的“忘机”意味着忘却了官场的纷争和个人利益的计算。

最后两句,“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则是诗人因为辛居士的归乡而触发自己对家乡的情思,他将这种情感通过诗歌形式远远地送给那位生活在边塞、名叫微的人。这里的“故乡去”既指辛居士要回家的动作,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属之地的怀念;而“遥寄式微吟”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辛居士归隐生活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这种意境与唐代文人常有的“归隐”主题相呼应,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逃离和精神上的自我安慰。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九锁山十咏·其十云根石

吾闻泰山云,触石无不至。

如何兹山中,有石象云气。

仙人事狡狯,幻化翻手易。

鳞鳞作荟蔚,冉冉涌苍翠。

清分涧水流,幽映林木邃。

已逃苍狗变,长见玉芝瑞。

(0)

菩萨蛮·其二

高楼只在斜阳里。春风淡荡人声喜。携客不嫌频。

使君如酒醇。花光人不会。月色须君醉。

月色与花光。共成今夜长。

(0)

好事近

清晓渡横江,江上月寒霜白。

寂寞断桥南畔,有一枝春色。

玉肌孤瘦恰如伊,此际转相忆。

且道这些烦恼,看几时休得。

(0)

忆秦娥

秋萧索。别来先自情怀恶。情怀恶。

日斜庭院,月明帘幕。轻离却似于人薄。

而今休更思量著。思量著。肝肠空断,水云辽邈。

(0)

雨鸠

曈昽晓日上帘旌,又听林鸠逐妇声。

可笑天公无定向,只随汝辈作阴晴。

(0)

鹧鸪天·其七戏韩叔夏

只有梅花似玉容。云窗月户几尊同。

见来怨眼明秋水,欲去愁眉淡远峰。

山万叠,水千重。一双蝴蝶梦能通。

都将泪作黄梅雨,尽把情为柳絮风。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