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首句“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表明辛居士有意返回他那座南方的家乡,回到自己熟悉和安逸的竹林中去,这里寄寓着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接着,“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显示了辛居士虽然还未能如愿辞官返乡,但他内心充满了渡过川流、返回家园的情感。这里的“调鼎”是古代官职之一,指的是管理国家财政大权的官员,而“鼎”在此也象征着朝廷和官职;“济川心”则是想要跨越那阻挡归途的河流之情。
第三句“我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表明诗人也是一个对世事已经淡然的人,他的心中有着自己的田园,那些田园位于汉水之南的阴凉之地。这里的“忘机”意味着忘却了官场的纷争和个人利益的计算。
最后两句,“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则是诗人因为辛居士的归乡而触发自己对家乡的情思,他将这种情感通过诗歌形式远远地送给那位生活在边塞、名叫微的人。这里的“故乡去”既指辛居士要回家的动作,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属之地的怀念;而“遥寄式微吟”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辛居士归隐生活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这种意境与唐代文人常有的“归隐”主题相呼应,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逃离和精神上的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