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天住久,算有情山水,物情岁月。
守著美人香草在,强似江湖落魄。
笛簟填词,筝篷载酒,来往烟骚国。
并非纪律,此身总觉如客。
眼底红叶高楼,黄花小院,相对堪浮白。
一种秋风成共命,记否去年今日。
一第天悭,百蛮亲老,那更流光瞥。
鬓丝禅榻,华年两字消得。
湘天住久,算有情山水,物情岁月。
守著美人香草在,强似江湖落魄。
笛簟填词,筝篷载酒,来往烟骚国。
并非纪律,此身总觉如客。
眼底红叶高楼,黄花小院,相对堪浮白。
一种秋风成共命,记否去年今日。
一第天悭,百蛮亲老,那更流光瞥。
鬓丝禅榻,华年两字消得。
这首《酹江月·其二》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表达了诗人寓居湘地的感慨与心境。开篇“湘天住久,算有情山水,物情岁月”描绘了他在湖南久居,与山水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感叹时光荏苒。接着,“守著美人香草在,强似江湖落魄”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坚守,认为此情此景胜过漂泊江湖的困顿。
“笛簟填词,筝篷载酒,来往烟骚国”通过音乐和饮酒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在烟雨江南的文人雅趣,但又透露出淡淡的孤独感。“并非纪律,此身总觉如客”进一步强调了他虽然身处美景,却始终觉得自己是个过客。
“眼底红叶高楼,黄花小院,相对堪浮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与高楼黄花相对,借酒浇愁,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一种秋风成共命,记否去年今日”表达了对去年此时情景的回忆,暗示了岁月变迁。
“一第天悭,百蛮亲老,那更流光瞥”写出了仕途不顺、亲人老去的现实,流光飞逝,让人心生悲凉。“鬓丝禅榻,华年两字消得”以白发增多、青春消逝的形象化表达,直接抒发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守,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时代背景下的生活体验。
金风披拂太液池,池中芰荷疑先知。
残芳亚波纷错落,馀香犹逐双凫飞。
双凫飞下平湖净,翱翔似恋明妆靓。
翠盖饶擎露颗多,红葩却让霞光映。
我来池上弄秋水,南华妙意差堪拟。
何必对景惜韶光,山华陆叶俱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