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荷曲》
《晚荷曲》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金风披拂太液池,池中芰荷疑先知。

残芳亚波纷错落,馀香犹逐双凫飞。

双凫飞下平湖净,翱翔似恋明妆靓。

翠盖饶擎露颗多,红葩却让霞光映。

我来池上弄秋水,南华妙意差堪拟。

何必对景惜韶光,山华陆叶俱如此。

(0)
鉴赏

此诗《晚荷曲》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太液池畔晚荷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句“金风披拂太液池”,以“金风”点明秋季的凉爽之气,轻轻拂过太液池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池中芰荷疑先知”,将荷花赋予了感知季节变化的能力,仿佛它们在秋风中预感到了什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

“残芳亚波纷错落,馀香犹逐双凫飞”两句,通过“残芳”、“亚波”、“馀香”和“双凫”的形象,描绘了晚荷在秋水中的姿态和香气,以及它们随风飘散的情景,展现了荷花虽已凋零,但其余香犹存,生命力依旧顽强的特点。

“双凫飞下平湖净,翱翔似恋明妆靓”进一步描绘了双鸭在平静湖面上飞翔的情景,它们似乎被荷花的美丽所吸引,不愿离去,以此表现了荷花的美丽不仅吸引着观赏者,也深深打动了自然界的生命。

“翠盖饶擎露颗多,红葩却让霞光映”则通过“翠盖”(指荷叶)和“红葩”(指荷花),以及它们与“露颗”、“霞光”的对比,展现了荷花在秋日阳光下的独特魅力,荷叶上的露珠与霞光交相辉映,更添了几分诗意。

最后,“我来池上弄秋水,南华妙意差堪拟”表达了诗人亲自来到池边欣赏秋水与晚荷,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与美好,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何必对景惜韶光,山华陆叶俱如此”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认为无论是山间的花朵还是地上的树叶,都在各自的时间轨迹中绽放与凋零,展现出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规律。

整首诗通过对晚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三

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

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0)

竹枝歌

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

乘龙上天去无踪,草木无情空寄泣。

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

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

招君不归海水深,海鱼岂解哀忠直?

吁嗟忠直死无人,可怜怀王西入秦。

秦关已闭无归日,章华不复见车轮。

君王去时箫鼓咽,父老送君车轴折。

千里逃归迷故乡,南公哀痛弹长铗。

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欢呼。

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

横行天下竟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

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

富贵荣华岂足多,至今惟有冢嵯峨。

故国凄凉人事改,楚乡千古为悲歌。

(0)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

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0)

西江月·其二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

不说人间忧喜。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

软轮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0)

山中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

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0)

西湖八绝句·其一

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逢。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