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意十六章·其一》
《述意十六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履时止天㝢,庶汇无播迁。

准化慎所修,尸祝还寸虔。

高明集群瞰,声臭冥相缘。

舜治不下堂,万蚁来慕膻。

伪态能蛊人,外嗜谁能捐?

(0)
鉴赏

这首诗《述意十六章(其一)》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性、道德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首句“履时止天㝢,庶汇无播迁”,以“履时”开篇,寓意着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人们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避免因个人行为导致社会动荡。这里的“庶汇”指的是众多的人类,强调了个体行为对整体社会的影响。

接着,“准化慎所修,尸祝还寸虔”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通过“准化”(遵循规则)和“慎所修”(谨慎地修养自己),表明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尸祝还寸虔”可能暗喻了祭祀祖先或神灵时的虔诚态度,引申为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规范的敬畏与遵守。

“高明集群瞰,声臭冥相缘”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高明”(高尚的行为或思想)与“声臭”(恶名或低俗行为)进行对比,强调了高尚行为对社会的正面影响,以及低俗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这里“集群瞰”可能指众人围观,暗示了社会舆论的力量。

“舜治不下堂,万蚁来慕膻”引用了舜帝的故事,舜帝虽身居高位,但不离家门,却能吸引无数蚂蚁前来聚集,象征着高尚品德的吸引力。这一典故强调了高尚品德能够吸引并影响周围的人,即使身处高位也能保持谦逊与亲民。

最后,“伪态能蛊人,外嗜谁能捐?”直击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现象的多面性。这两句表达了对于虚伪行为的批判,以及对于人们追求外在欲望的反思。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对假恶丑的警惕,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述意十六章(其一)》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秩序与人性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其六虚亭秀色

一亭及一峰,足占无边秀。

何须论尺绢,盘礴劳结搆。

(0)

西北风

昨盻西北风,时作时复止。

今朝乃畅然,吹万势未已。

殢云向难开,破碎剩几缕。

应律奏金音,驱暑含爽气。

皎日腾清晖,溽熇一以洗。

雄风讵独予,快意逮闾里。

宜旸利大田,送馥暨杂蕊。

春时望一犁,颇怨驱云去。

及恐霖为灾,驱云仍赖此。

鸣条本无心,习习何忧喜。

(0)

题董邦达山水画

山盘蕴藉谷含虚,宜有幽人赋遂初。

林户霏烟真入画,水亭消夏合观书。

底须丛桂方称隐,取适扁舟岂为渔。

我是先忧不同道,每因心赏契潜居。

(0)

夏至日恭祀方泽六韵

金翼乘南陆,黄裳飨厚坤。

至哉钦顺应,时矣届孳蕃。

祀典躬亲奉,神依陟降存。

帛琮孚肸蚃,笾豆洁蘋蘩。

鼎雾轻初合,山云远未屯。

向时频被佑,此际重希恩。

(0)

诣黑龙潭祈雨

三春雨惟时,额手钦天赐。

入夏望泽殷,惄焉愁弗置。

二麦愿已虚,大田膏未逮。

灵潭近御园,明神妥福地。

向时常蒙佑,今兹岂靳惠。

休徵有由召,亦惟馨化治。

布政实多阙,祈泽徒增愧。

(0)

过永定河

取道阅河干,浮桥度广滩。

汛凌过竹箭,水潦未桑乾。

四载由来仰,尾闾今度看。

敬绳仁祖志,永定冀安澜。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