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诣黑龙潭祈雨》
《诣黑龙潭祈雨》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三春雨惟时,额手钦天赐。

入夏望泽殷,惄焉愁弗置。

二麦愿已虚,大田膏未逮。

灵潭近御园,明神妥福地。

向时常蒙佑,今兹岂靳惠。

休徵有由召,亦惟馨化治。

布政实多阙,祈泽徒增愧。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主题为“诣黑龙潭祈雨”。诗中表达了对雨水的期盼与对上天恩赐的敬畏之情。首句“三春雨惟时,额手钦天赐”描绘了春天时节雨水适时而降的情景,诗人以双手合十的姿态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上天恩赐的感激。

接着,“入夏望泽殷,惄焉愁弗置”描述了夏天时人们对于雨水的迫切期待,内心的忧虑难以放下。诗人通过“二麦愿已虚,大田膏未逮”表达了对农作物生长所需雨水的渴望,以及对干旱导致丰收无望的担忧。

“灵潭近御园,明神妥福地”提到附近的黑龙潭,暗示了祈雨地点的神圣与重要性。诗人相信此地是神灵庇护之所,能够带来福祉。然而,“向时常蒙佑,今兹岂靳惠”表达了对当前干旱情况的困惑,似乎上天的恩惠并未降临。

最后,“休徵有由召,亦惟馨化治。布政实多阙,祈泽徒增愧”则反映了诗人对治理国家政策的反思。他认为,自然界的和谐与丰收不仅依赖于天时,更需要良好的政治治理。面对干旱,他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未能妥善处理好国家的政务,因而内心充满了愧疚。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观念,也体现了对国家治理的高度责任感。通过祈雨这一行为,诗人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上天恩赐的敬畏,以及对改善民生、治理国家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密令杨彦文再举学官皆中正

三年不相见,相见当何时。

曩别不谓久,后期庸可知。

周南滞留地,宿昔太史悲。

春草愁山中,王孙发垂丝。

怀宝常若迷,献玉常若疑。

闻君已屡荐,终岁独差池。

得鹿在诡遇,亡羊实多岐。

著书成自乐,回首空相思。

(0)

和圣俞逢羊

道旁逢群羊,问羊将何之。

朝供大官膳,踯躅未自知。

觳觫此何罪,无乃刍豢为。

肥躯一报德,鼎俎安可辞。

宁辱泥涂中,故人所以悲。

(0)

读岘山诗寄献八舅龙图

道悠寄先觉,神契无近知。

彼美羊公意,今在岘山诗。

陵谷非一变,荣名独至兹。

当时偶然语,正与来者期。

慷慨激悲歌,崔嵬构丛祠。

怀哉千岁后,慰此江汉思。

公亦蹈前人,方为帝王师。

奋笔成不朽,何啻中亭碑。

(0)

绍隆院池上五首·其一

细雨疏烟冒广池,危亭晨坐冷侵衣。

秋风不作羁人便,波面萧萧柳叶飞。

(0)

送祖龙学择之赴陜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

史君分陜惜别难,缓听长吟速行酒。

荆山北面黄河南,千里封疆为己有。

往来无穷西复东,衮衮轮蹄利名走。

甘棠虽云勿剪伐,未必从前不伤手。

当时遗爱安在哉,赖有声诗传不朽。

择之寸刃如新硎,历年何啻十有九。

胸中蕴蓄富术业,此行直欲古人偶。

近世只知厨传为,不顾虚名似箕斗。

寄言道路如采诗,但问樵夫与田叟。

(0)

韩太丞同守成都次韵·其三

春色草将深,春寒柳未阴。

青天指行栈,渌水荡离襟。

后乘何为托,前旌喻此心。

南枝倦飞翼,凭为寄归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