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临长驿,孤帆半夕阳。
花催离思急,柳引醉歌长。
楚树兼云远,吴江到海苍。
六平山下路,何日更持觞。
斗酒临长驿,孤帆半夕阳。
花催离思急,柳引醉歌长。
楚树兼云远,吴江到海苍。
六平山下路,何日更持觞。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六平峰山送人之吴》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壮丽的送别画面。首句“斗酒临长驿”以豪迈的斗酒为背景,展现出送别的热烈与不舍,长驿则暗示了离别之路的漫长。次句“孤帆半夕阳”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孤帆在夕阳下渐行渐远,寓含着友人离去的孤独感。
“花催离思急,柳引醉歌长”两句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花开得急促似乎催促着离愁,而垂柳则似乎延长了醉酒后的歌声,试图借酒浇愁。这两句富有诗意,将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色巧妙融合。
“楚树兼云远,吴江到海苍”描绘了友人所去之地的辽阔与苍茫,楚地的树木与天边的云彩相接,吴江一路向海,色彩深沉,寓示着旅程的遥远和未知。
最后,“六平山下路,何日更持觞”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在六平山下再次举杯共饮,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酒为媒介,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送别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未欲鞭龙上玉京,赤城来鍊八霞精。
松风浩荡吹秋暑,偶到弥陀寺里行。
鼓声霜晓寒,冠盖满衢路。
诏书日边到,使君朝天去。
攀车愿公留,稚耋纷无数。
信哉慈父母,赤子中心慕。
七州浙江东,此邦亦蕃庶。
使君手拊摩,白发缘汝故。
明时急良猷,此行那能驻。
眷眷公岂忘,江城一回顾。
少日胸中万丈虹,著书老尚有新功。
同乡我惜知君晚,善士天胡赋此穷。
无椁去年悲孔鲤,有家何地客梁鸿。
秋风萧瑟行吟里,应有中郎识爨桐。